摘 要:裴松之《三國志注》是魏晉之際三國史研究的總集,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一直備受學界關注。清代嘉慶以降,考證裴注引書和根據裴注引書編輯索引者已達19家之多。由于研究者均沒有完全吸收其以往的成果,也沒有確定完整的引書標準,因而研究的結果有多處重複,而數量則由140餘種至255種不等。考證結果的巨大差距也導致了普及的混亂。本文在總結以往成果的基礎上,提出裴注引書的六條標準,並根據標準辨析裴注引書爲245種,另有11則出處不詳。

  關鍵詞: 裴松之;《三國志注》;引書;辨析

  裴松之《三國志注》(以下簡稱"裴注")是魏晉之際三國史研究的總集,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一直備受學界關注。由於裴松之沒有意識到其書目可能産生的重要價值,在注錄書名時是沒有統一形式的。因此,清代嘉慶以降,考證裴注引書和根據裴注引書編輯索引者已達19家之多,學者們的不斷探索使結果日臻完善。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兩個缺憾:一是缺乏學術史的意識。學者們大都是在沒有全面地瞭解其以往成果的情况下進行研究的,其中不乏對趙翼和沈家本的成果進行重複地考證,從而導致研究者較多;二是缺乏標準意識。學者們沒有研究並確定完整的裴注引書標準,而是按照各自的理解進行研究,因而研究的結果差異較大。研究結果的差異也導致了普及的混亂。20世紀30年代以降,各種版本的中國通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國史學史、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歷史文選等專著、教材、有關論文以及普及讀物,在介紹裴注引書時竟有十多種說法,如:140種;142種;156種;159種;160種;160餘種;203種;200多種;210種;計210餘種,除去關于詮釋文字及評論方面的,則爲一百五十餘種;220種;229種;240種;不下300種等,相差之大,實爲驚人。本文試圖在總結以往成果的基礎上,提出裴注引書的六條標準,並根據標準對裴注引書進行辨析,希望能够由此推動裴注引書的深入研究。

  一、19家研究成果概述

  1.錢大昕在《廿二史考異》卷十五中認爲,裴注引書"凡百四十餘種。"錢氏編排書目計144種。

  2.趙翼在《廿二史札記》卷六中認爲,裴注引書"凡[百]五十餘種。"趙氏編排書目計151種。由于趙翼及其《廿二史札記》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其錯誤引起多位學者對裴注引書進行考證。

  3.錢大昭在《三國志辨疑序》中以時代、地理、人物、官制、類書、文章、別集、家傳、別傳爲類,編排裴注引書160餘種。

  4.趙紹祖在《讀書偶記》卷七中認爲,裴注引書"凡一百八十餘種。"諸經及諸子字書"四十餘種。"

  5.沈家本《三國志注所引書目》"依《隋書•經籍志》之例分爲四部:計經部廿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沈家本的考證結果被引用較多,影響較大。

  6.1938年,洪業等編《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由於體例不一,遺漏較多,不能統計出準確的引書數。

  7.1945年,王鍾翰在《中國文化研究彙刊》第五卷發表的"三國志裴注考證",是其師"陳寅恪先生所命題,未及完成,而陳師遠赴英倫醫目疾,故未一一就其斧正。"王氏吸收了錢大昕、趙翼、錢大昭、趙紹祖的研究成果,並依錢大昭的分類編排了引書。他認爲,"裴氏注記所引諸書名,凡二百四五十種。"經統計,王氏編排書目爲255種。這是考證者中,編排書目最多的。由于沒有參考沈家本的成果,王氏有多處考證與沈家本重複,如趙翼列孫思光《獻帝春秋》,沈家本已考證爲袁曄《獻帝春秋》,而王鍾翰又考證一遍。

  8.195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王祖彝編《三國志人名錄》,其中有《裴注引用書目》。王氏認爲,"諸家評論與裴氏自注、傅子、袁子、孫盛、習鑿齒等論注以及引古書爲詮釋者不計"外,"裴注徵引之書凡百五十六種。"

  9.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了馬念祖編《水經注等八種古籍引用書目彙編》。馬氏認爲,裴注引書"二百零三種。"

  10.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了高秀英、楊濟安編《三國志人名索引》,其中有《裴注引書索引》,統計該書編排的裴注引書計203種。

  11.1983年10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史論叢》第七輯發表的經陳智超整理的"三國志注引書目",是陳垣對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六"裴松之三國志注"的考證。陳垣認爲,裴注"所引書在二百三十種以上。"陳垣編排了裴注引書,經統計爲226種。陳垣也有多處重複考證,如趙翼列孫思光《獻帝春秋》,沈家本和王鍾翰已考證爲袁曄《獻帝春秋》,而陳垣又考證一遍。

  12.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了王樹民著《廿二史札記校證》,王氏在書中就趙翼的"裴松之三國志注"條進行了部分考證。王氏還補充了趙翼遺留的10種書,其實,這10種書王鍾翰已經全部列出。

  13.1986年,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文獻研究》第一集發表了周國林"裴松之《三國志注》引書考"。周氏"以沈氏(沈家本)《書目》爲基礎,參考諸家所列目錄,來加以覆核。"周氏對沈家本的14種引書提出商榷,補沈家本遺漏書目23種。他認爲,《三國志注》引用書目爲二百二十四種,其中"用于箋釋名物訓詁音義的先秦至東漢中期著作及其爲之作注的和文字訓詁方面的著作共四十餘種,用於補闕備異懲妄論辯方面的漢末迄晉著作共一百八十餘種。"周氏補充的部分書目是前人已經列出的,如《越絕書》、《聖主得賢臣頌》等王鍾翰已經列出;《瑞應圖》、《虞翻別傳》等王鍾翰和陳垣均已列出。

  14.1993年,《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第三期發表了高振鐸"裴注《三國志》引書考訂:兼評《廿二史札記校證》"。高氏列出236種書目。對于沈家本的《三國志注所引書目序》,高氏提出兩條商榷;對於王樹民的《廿二史札記校證》,高氏提出五條商榷。高氏的考證也有許多是重複的,如:趙翼列夏侯湛《魏書》,陳垣已經考證,《魏略》和《典略》以及兩個王氏譜,周國林已經考證。另外,高氏所列書目有兩條是重複的:第56條與第163條均爲《易》,第69條與第204條均爲華嶠《後漢書》。

  15.1994年,《溫州師院學院學報》第四期發表了虞萬里"《三國志》裴注引書新考",虞氏"以《沈目》(沈家本)爲本,兼評《周考》(周國林)是非,略申臆說於後。"他認爲,裴松之引書計"二百三十五種";周國林剔出的《晉武帝中經簿》和《魯連子》應補上;周國林合併《百官名》、《晉百官志》、《晉百官名》爲一書,應分別列出;沈家本和周國林遺留的11種書目應該補上。

  16.1998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伍野春著《裴松之評傳》。伍氏認爲,"《三國志注》引用書目凡229種,另有十則未注明出處。"(250頁)伍野春還統計了裴注引用各書的條目(256~259頁)。《裴松之評傳》的缺憾是,出版時沒有吸收1989~1998年的研究成果。

  17.2000年,《史學史研究》第二期發表了張子俠"《三國志》裴注研究三題"。張氏吸收了陳垣、周國林、高振鐸、虞萬里的研究成果,他認爲"裴氏共引書二百二十七種。"張氏也編排了裴注引書書目。

  18.2001年,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何亞南的博士論文《〈三國志〉和裴注句法專題研究》。何氏根據《隋書•經籍志》考稽了裴注引書的21位編著者(15~18頁)。

  19.200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劉起紆、王鍾翰等著《經史說略•二十五史說略》,其中披露,高敏"曾與人合作《〈三國志〉裴注引書考》一文,通計達二百四五十種。此文尚未發表。"(87頁)。

  由上述可知,王鍾翰、陳垣、王樹民重複地考證了趙翼的錯誤,高振鐸、虞萬里重複地考證了沈家本的錯誤。儘管王鍾翰、張子俠注意到吸收前人的成果,但仍不全面。總計沈家本、王鍾翰、高秀英和楊濟安、陳垣、高振鐸、伍野春、張子俠等七家所列裴注引書的書目及其考證,以及王樹民、周國林、虞萬里的考證,十家所列裴注引書,去其重複者合計爲296種。儘管296種書名的情况錯綜複雜,但已囊括了裴注的全部引書,爲裴注引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我們認爲,産生考證結果差異的原因有三:第一,裴注中的書名注錄不統一。裴注中注錄的書名,有全稱,也有簡稱;有文集名,也有篇名;有一書多名,也有一名多書;有提及書名未引內容,也有引內容未注書名。第二,中華書局1982年版《三國志》漏標了部分書名號。如:《褒賞令》(23頁)[1]、《舊事》(649頁)、《郭氏譜》(734頁)、《相書》(821頁)、高堂隆《魏台訪雜議》(869頁)等均沒有標書名號。第三,研究者大都不瞭解裴注中有前注、夾注、後注及互見的體例[2]。如:《陳思王植傳注》:"田巴事出《魯連子》,亦見《皇覽》,文多故不載。"這是裴松之所寫的後注,而不是引書。鑒于上述情形,我們認爲,考證裴注引書的關鍵是確定裴注引書的標準,否則就無法得出一致的結果。

  二、裴注引書的標準

  以往的學者對裴注引書的標準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如:錢大昕以史書作爲引書的標準。他說,裴注引書"凡百四十餘種,其與史學無涉者不在數內。"[3]從趙紹祖開始,學者們將史書以外的引書也作爲裴注引書進行統計。趙紹祖、王鍾翰、陳垣都統計了諸經、諸子字書及其他引書並將其進行了分別地編排。周國林將是否引用文字作爲引書的標準。他認爲,"《引用書目》只能以是否引用書中文字爲標準,否則,不少問題就會糾纏不清。"高振鐸認爲,考證引書的原則是:"①嚴加甄別;②無文有目應列目;③獨立成篇者應列目;④對無篇名者,確定篇名。"我們認爲,按照高振鐸的觀點而列出的引書,只能是裴注中提及的書名,而不是裴注引書。張子俠認爲,"對其徵引的單篇詩文或詔令等,應注意考察出自何書或文集,能合併者應儘量合併,以免重複統計。如荀綽《冀州記》和《兗州記》,應列總名《九州記》;左思的《魏都賦》和《蜀都賦》,當列總名《左思集》。對于只提書名而沒直接徵引原文者,要作具體分析。一般來講,如果是在敘述性注文中只提到某人著某書,如《東平靈王徽傳注》在介紹曹翕事蹟時提到:'翕撰《解寒食散方》,與皇甫謐所撰並行于世'。在這裏裴氏對《解寒食散方》的內容既沒直引也沒意引,不應計入。但是,如果裴注在考辨史實或敘述史事時提到事見某書或事出某書,如《陳思王植傳注》云:'田巴事出《魯連子》,亦見《皇覽》,文多故不載。'雖沒直接徵引《魯連子》和《皇覽》的原文,但已指出其內容,像這種情況應當計入。至於注文中不明出處者,大致有兩種情况:一種是知道出自何人,但不知道出自何書。如《王肅傳注》引劉實評王肅'三反'語,雖沒交代出自劉實何書,但理應計入。另一種情况是既不知出自何書,又不知出自何人,如《法正傳注》和《董和傳注》各自一條不明出處的引文,這種情况只能存疑,不能計入。"張子俠的觀點有多處值得商榷。第一,由於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知道南朝劉宋時,裴注引書和文集的具體內容,所以我們是無法知道哪些屬于"能合併者應儘量合併";第二,荀綽的《冀州記》和《兗州記》並不是"單篇詩文或詔令";第三,對於"不知道出自何書",我們認爲存疑是最穩妥的辦法,而不能隨便說"理應計入。"

  我們在以往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如下六條裴注引書的具體標準:

  1.引用了原文的才是引書

  裴注引書是指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引用了原文者,而不是指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提及書名之書。儘管裴注中提及之書,在今人看來仍有其價值,但它不在裴注引書的範疇。

  2.以全稱作爲引書名

  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首次引用某書的內容時,大都注明了作者和書名的全稱,以後則時有簡稱,考證裴注引書或根據裴注引書編輯索引理應以全稱作爲書名。

  3.詩、賦、頌、表、書併入作者的文集,論、誄、銘作爲獨立的一種書

  在裴注中,有部分內容是直接注明引自某某詩、賦、頌、表、書、論、誄、銘的,這是裴注引書中最難界定的部分。由於無法知道在南朝劉宋時,這些詩、賦、頌、表、書、論、誄、銘是屬於那一本文集,所以我們考慮將難以作爲一種書處理的詩、賦、頌、表、書,以《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爲準,凡有文集者併入作者的文集,而沒有文集者則列入引書不詳類,同時,將誄、銘及論作爲一種書來處理,也算是權宜之策吧。

  4.僅注篇名者,以該書名作爲引書名

  5.被注釋書與注釋書分爲兩書

  顔師古《漢書敘例》曰:"《漢書》舊無注解,唯服虔、應劭等各爲音義,自別施行。至典午中朝,爰有晉灼,集爲一部,凡十四卷,又欲以意增益,時辨前人當否,號曰《漢書集注》……有臣瓚者,莫知氏族,考其時代,亦在晉初,又總集諸家音義,稍以己之所見,續厠其末,舉駁前說,喜引《竹書》,自謂甄明,非無差爽,凡二十四卷,分爲兩帙,今之《集解音義》則是其書。"周國林據此認爲,"古代注釋之書大多是不與被注釋書合在一起而是單行於世的。"可以信從。

  6.沒有引用書名或引用書名難以確定者,以引書不詳處理

  三、裴注引書辨析

  根據上述六條標準,以下我們對十家列出的296種書名進行辨析。

  1.只提及書名而未引原文者

  王鍾翰列傅暢《晉公卿禮秩故事》(628頁)。王鍾翰、陳垣列皇甫謐《解寒食散方》(589頁)。王鍾翰、陳垣、高振鐸、張子俠列《三朝錄》(1213頁)。王鍾翰、陳垣、張子俠列《金穀集》(493頁)。陳垣列《孔子三朝記》(974頁)、晉武帝《中經簿》(420頁)。陳垣、高振鐸、張子俠列《皇覽》(560頁)。以上七種裴注中只提及書名而未引原文。

  2.書名簡稱者

  王鍾翰、陳垣列司馬彪《序傳》(49頁),高振鐸認爲,《序傳》是司馬彪《續漢書序傳》的簡稱。王鍾翰、陳垣列孫盛《雜記》(5頁)、《雜語》(302頁)、《異同記》(933頁),沈家本認爲,《雜記》、《雜語》、《異同記》是孫盛《異同雜語》的簡稱。以上四種爲書名簡稱。

  3.併入作者文集者

  王鍾翰列《孔融與韋端書》(312頁)併入《孔融集》。王鍾翰、高振鐸列《大墓賦》(62頁)併入《陸機集》。王鍾翰、高振鐸、張子俠列《毌丘儉、文欽等表》(763頁)併入《毌丘儉集》。王鍾翰、高振鐸、張子俠列應璩《百一詩》(61頁)併入《應璩集》。王鍾翰、陳垣、高振鐸、張子俠列繆襲《仲長統昌言表》(620頁)併入《繆襲集》。高振鐸、張子俠列王粲《五言詩》(47頁)併入《王粲集》。高振鐸列左思《魏都賦》(360頁)、《蜀都賦》(975頁)併入《左思集》。高振鐸列《諸葛亮公文上尚書》(1000頁)、《諸葛亮與李平子豐教》(1001頁)併入《諸葛亮集》。以上十種作併入作者文集處理。

  4.僅注明篇名者

  王鍾翰、周國林列鄭玄注《樂記》(142),虞萬里認爲,《樂記》是《禮記》之篇名。王鍾翰、陳垣列荀綽《冀州記》(305頁)、王鍾翰列荀綽《兗州記》(791頁),沈家本認爲,《冀州記》、《兗州記》均爲荀綽《九州記》之篇名。王鍾翰、陳垣列《郭沖五事》(917頁),高振鐸認爲,"郭沖記諸葛五事爲《蜀記》中內容。"以上四種是篇名或書中的部分內容。

  5.引用書名不詳者

  王鍾翰列《曹嘉遺石崇詩》(587頁)和《石崇答曹嘉詩》(587頁),張子俠將曹嘉遺石崇詩和石崇答曹嘉詩作爲一個書目。王鍾翰、高振鐸列《文欽降吳表》(768頁)。王鍾翰、高振鐸、張子俠列《文欽與郭淮書》(766頁)。高振鐸列《禪晉文》(456頁),虞萬里認爲,《禪晉文》不知出于何部《晉書》。高振鐸列《孫皓詔》(1166頁)。高振鐸列張昭《論舊君諱》及張子俠列《張昭論不宜爲君諱》(1219頁)。張子俠列《閻纘論管輅事》(828頁)。除上述外,伍野春列出中華書局1982年版《三國志》第285頁、第962頁、第1174頁四則出處不詳(249~250頁)。以上11則出處不詳,目前只能存疑。

  6.不能作爲引書者

  王鍾翰列《祠令》(23頁)是《褒賞令》的內容。王鍾翰列《公令》(26頁)是王沈《魏書》的內容。王鍾翰列《曹騰碑文》(455頁)是蔣濟《郊丘議》的內容。王鍾翰列孫權《赤烏十年詔》(1152頁)是裴松之考證時,敘述的文字。王鍾翰列習鑿齒《晉陽秋》(606頁),《晋陽秋》爲孫盛所撰,習鑿齒沒有撰《晉陽秋》。王鍾翰列《鄭玄集》(970頁),中華書局版已改爲《鄭玄傳》。王鍾翰列《傅暢家記》(1024頁),中華書局版已加"裴氏"爲:傅暢《裴氏家記》。王鍾翰、陳垣列孫盛《魏世籍》(123頁),沈家本認爲,"籍"是"譜"之訛。王鍾翰、陳垣列《百官名志》(469頁)。王鍾翰、高振鐸、張子俠列《晉百官表》(933頁)。王鍾翰、陳垣、高振鐸、張子俠列《袁子》是裴松之引用的評論性文字。陳垣列《魏郊祀奏》(83頁)、鍾會《鍾會生母傳》(785頁)。高振鐸列《琴瑟調歌》(576頁),高振鐸列《舊德傳》(1091頁)。以上15種不能作爲裴注引書。

  我們認爲,以上51種均不能作爲裴注引書。

  四、裴注引書書目

  本書目依《隋書•經籍志》的體例編排。

  由於裴注中注錄書名的不規範,除上述外,我們在編制本書目時,根據《隋書•經籍志》,將以下12種重新確定了書名:劉艾《獻帝紀》、《靈帝紀》合併爲《漢獻靈二帝紀》;楊戲《輔臣贊》改爲《漢季輔臣贊》;華嶠《漢書》改爲華嶠《後漢書》;王粲《英雄記》改爲《漢末英雄記》;郭頒《世語》改爲郭頒《魏晉世語》;《博物記》改爲《博物志》;干寶《晉書》改爲干寶《晉紀》;《益部耆舊傳雜記》改爲《益部耆舊雜記》;張衡《文士傳》改爲張騭《文士傳》。

  裴注中的《晉書》有三種,第一,王隱《晉書》;第二,虞預《晉書》;第三,無作者《晉書》,計八則。由于我們無法鑒別這八則出于哪種《晉書》,故將其單列。

  經部合計29部

  《易》(108頁),《尚書》(40頁),《今文尚書》(360頁),馬融注《尚書》(1149頁),鄭玄注《尚書》(40頁),《詩》(40頁),鄭玄注《詩》(40頁),《周禮》(108頁),《禮記》(108頁),鄭玄注《禮記》(108頁),何承天《禮論》(1374頁),《春秋傳》(161頁),《左傳》(40頁),服虔注《左傳》(40頁),《公羊傳》(40頁),何休注《公羊傳》(40頁),《國語》(40頁),韋昭注《國語》(40頁),《論語》(974頁),何晏《論語集解》(420頁),揚雄《方言》(996頁),郭璞注《方言》(996頁),《三蒼》(30頁),呂忱《字林》(1013頁),衛恒《四體書勢序》(31頁),《河圖括地象》(975頁),蔡邕《明堂論》(142頁),蔣濟《郊丘議》(455頁),顧愷之《啓蒙注》(104頁)。

  史部合計160部

  [正史]計17部:司馬遷《史記》(797頁),班固《漢書》(61頁),應劭《漢書音義》(36頁),服虔注《漢書》(627頁),蘇林《漢書音義》(1001頁),如淳注《漢書》(627頁),謝承《後漢書》(6頁),司馬彪《續漢書》(1頁),華嶠《後漢書》(177頁),王沈《魏書》(1頁),韋昭《吳書》(11頁),環濟《吳紀》(1247頁),張勃《吳錄》(954頁),徐衆《三國評》(237頁),王隱《晉書》(49頁),虞預《晉書》(605頁),《晉書》(266頁)。

  [古史]計9部:張璠《漢紀》(3頁),袁宏《漢紀》(57頁),孔衍《漢魏春秋》(46頁),袁曄《獻帝春秋》(12頁),孫盛《魏氏春秋》(18頁),陰淡《魏紀》(558頁),干寶《晉紀》(94頁),習鑿齒《漢晉春秋》(20頁),孫盛《晉陽秋》(253頁)。

  [雜史]計18部:《戰國策》(615頁),劉艾《漢獻靈二帝紀》(13頁),樂資《山陽公載記》(31頁),王粲《漢末英雄記》(6頁),司馬彪《九州春秋》(4頁),郭頒《魏晉世語》(2頁),《魏末傳》(91頁),傅暢《晉諸公贊》(138頁),魚豢《典略》(45頁),皇甫謐《帝王世紀》(975頁),魚豢《魏略》(18頁),司馬彪《戰略》(211頁),王範《交廣二州春秋》(1110頁),孫盛《異同雜語》(3頁),孫盛《異同評》(31頁),譙周《蜀本紀》(889頁),王隱《蜀記》(547頁),胡沖《吳曆》(89頁)。

  [載記]計2部:常璩《華陽國志》(875頁),荀綽《九州記》(305頁)。

  [起居注]計3部:《漢獻帝起居注》(22頁),李軌《晋泰始起居注》(932頁),陸機《晋惠帝起居注》(262頁)。
  [舊事]計3部:《舊事》(649頁),《獻帝傳》(48頁),《魏武故事》(18頁)。

  [職官]計6部:應劭《漢官儀》(1099頁),《咸熙元年百官名》(794頁),《晉武帝百官名》(538頁),《百官志》(390頁),《百官名》(469頁),《晉百官表》(933頁)。

  [儀注]計1部:摯虞《决疑要注》(599頁)。

  [刑法]計3部:陳壽《魏名臣奏》(111頁),高堂隆《魏台訪雜議》(869頁),《褒賞令》(23頁)。

  [雜傳]計70部:趙歧《三輔决錄》(92頁),摯虞注《三輔决錄》(50頁),陳壽《益部耆舊傳》(866頁),《益部耆舊雜記》(867頁),張方《楚國先賢傳》(141頁),周斐《汝南先賢傳》(658頁),蘇林《陳留耆舊傳》(682頁),《會稽典錄》(1100頁),《零陵先賢傳》(216頁),皇甫謐《高士傳》(355頁),皇甫謐《逸士傳》(31頁),張騭《文士傳》(280頁),《毌丘儉志記》(112頁),管辰《管輅別傳》(811頁),《王朗家傳》(407頁),皇甫謐《列女傳》(293頁),葛洪《神仙傳》(891頁),曹丕《列異傳》(405頁),干寶《搜神記》(75頁),陸雲《異林》(396頁),虞溥《江表傳》(39頁),《先賢行狀》(30頁),楊戲《漢季輔臣贊》(867頁),《漢末名士錄》(192頁),《荀氏家傳》(316頁),《曹操家傳》(455頁),《廬江何氏家傳》(622頁),《會稽邵氏家傳》(1170頁),傅暢《裴氏家記》(1024頁),《平原彌衡傳》(311頁),《鄭玄傳》(970頁),《鄭玄別傳》(142頁),《華佗別傳》(802頁),潘勖《荀彧碑文》(312頁),《曹瞞傳》(2頁),曹植《武帝誄》(455頁),曹植《文帝誄》(86頁),《趙雲別傳》(948頁),《虞翻別傳》(1317頁),陸機《陸遜銘》(1349頁),陸機《顧潭傳》(1231頁),何劭《王弼傳》(449頁),《孫資別傳》(457頁),《諸葛恪別傳》(1430頁),嵇喜《嵇康傳》(605頁),《嵇康別傳》(606頁),傅玄《馬鈞序》(807頁),《山濤行狀》(607頁),《荀勖別傳》(332頁),謝鯤《樂廣傳》(674頁),《潘岳別傳》(613頁),《潘尼別傳》(613頁),《盧諶別傳》(653頁),鍾會《鍾會母傳》(784頁),何劭《荀粲傳》(319頁),夏侯湛《辛憲英傳》(699頁),《郭林宗傳》(648頁),《吳質別傳》(609頁),《劉廙別傳》(614頁),《任嘏別傳》(748頁),《費禕別傳》(1061頁),《荀彧別傳》(315頁),《邴原別傳》(351頁),《程曉別傳》(431頁),《濟北王志別傳》(577頁),《孫惠別傳》(1211頁),《陸機陸雲別傳》(1360頁),夏侯湛《魯芝銘》(292頁),《胡沖答問》(1370頁),《陸氏祠堂像贊》(1343頁)。

  [地理]計7部:東方朔《神異經》(118頁),楊孚《異物志》(117頁),《襄陽記》(913頁),《越絕書》(1039頁),王隱《交廣記》(1385頁),《西域舊圖》(861頁),《太康三年地記》(637頁)。

  [譜系]計18部:華嶠《譜敘》(402頁),孫盛《魏世譜》(123頁),孫盛《蜀世譜》(906頁),《庾氏譜》(363頁),《孫氏譜》(462頁),《阮氏譜》(508頁),《孔氏譜》(514頁),《嵇氏譜》(583頁),《劉氏譜》(617頁),《陳氏譜》(642頁),《王氏(琅邪)譜》(679頁),《王氏(太原)譜》(1097頁),《郭氏譜》(734頁),《胡氏譜》(741頁),《崔氏譜》(911頁),《諸葛氏譜》(932頁),袁準《袁氏世紀》(334頁),《陸氏世頌》(1343頁)。

  [簿錄]計4部:劉向《七略》(974頁),摯虞《文章志》(216頁),司馬炎《中經簿》(974頁),荀勖《文章敘錄》(273頁)。

  子部合計28部

  [儒家]計14部:《孟子》(682頁),《魯連子》(魯連與燕將書說文、568頁),劉向《新序》(614頁),劉向《說苑》(568頁),桓譚《新論》(1040頁),曹丕《典論》(7頁),虞喜《志林》(1099頁),陸機《辨亡論》(1179頁),曹植《辯道論》(805頁),杜恕《家戒》(354頁),王昶《家戒》(52頁),殷基《通語》(1062頁),李秉《家誡》(536頁),張敏《頭責子羽》(461頁)。

  [道家]計3部:《莊子》(366頁),杜夷《杜氏新書》(497頁),葛洪《抱朴子》(1162頁)。

  [法家]計1部:《管子》(60頁)。

  [雜家]計7部:《呂氏春秋》(82頁),《淮南子》(1038頁),應劭《風俗通》(179頁),蔣濟《萬機論》(954頁),傅玄《傅子》(26頁),張華《博物志》(54頁),張儼《默記》(924頁)。

  [兵家]計1部:《孫子兵法》(744頁)。

  [五行]計2部:《瑞應圖》(1147頁),《相書》(821頁)。

  集部合計27部

  [別集]計22部:《王褒集》王褒(聖主得賢臣頌、1040頁),《張超集》張超(7頁),《孔融集》孔融(312頁),《王粲集》王粲(五言詩、47頁),《曹公[操]集》曹操(970頁),《高貴鄉公[髦]集》曹髦(138頁),《曹植集》曹植(76頁),《王朗集》王朗(411頁),《繆襲集》繆襲(仲長統昌言表、620頁),《毌丘儉集》毌丘儉(毌丘儉、文欽等表、763頁),《應璩集》應璩(百一詩、61頁),《嵇康集》嵇康(606頁),《諸葛亮集》諸葛亮(諸葛亮公文上尚書、1000頁;諸葛亮與李平子豐教、1001頁),《姚信集》姚信(1329頁),《劉實集》劉實(劉實評王肅語、423頁),《傅咸集》傅咸(649頁),《潘岳集》潘岳(728頁),《左思集》左思(魏都賦、360頁;蜀都賦、975頁),《陸機集》陸機(大墓賦、62頁),《庾闡集》庾闡(揚都賦注、1148頁),《孫綽集》孫綽(孫綽評譙周語、1031頁),《王彪之集》王彪之(王彪之與殷浩書、618頁)。

  [總集]計5部:《泰始八年詔》(1041頁)[4]。《晉武帝太始元年詔》(305頁),應璩《書林》(719頁),山濤《啓事》(493頁),裴啓《語林》(369頁)[5]。

  綜上,裴注引書計245種,另有11則出處不詳。



  附注:

  [1]書名後括號內注明的號碼是該引書在中華書局1982年版《三國志》中首次出現的頁碼,以下同。

  [2]詳見伍野春著《裴松之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241頁;吳金華《三國志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279頁。

  [3]見前揭文,以下同。

  [4]盧弼《三國志集解》認爲,"《泰始八年詔》……其以正爲巴西太守。"應屬注文。可以信從。

  [5]劉知幾《史通》卷二十《暗惑篇》有:"又《魏志》注:《語林》曰:匈奴譴使來朝……"。據王鍾翰考證,這段注文南宋時已經脫漏。可以信從。中華書局1982年版也脫漏了。



  Distinguishing the reference books of Notes on Ann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Pei Songzhi

  Notes on Ann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Pei Songzhi, the study col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between Wei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Jin Dynasty, provided with extensive academic value, brings attention to academe all along. The number of schools who have research on Pei's reference books and who edit Pei's reference books has reached 19 since Jiaqi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For researchers didn't master the former study achievements completely or assure intact reference standards, the results of study have reiterations and the quantity ranges from 140 to 255. As well the tremendous disparity of the study results caused widespread confus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6 standards of Pei's reference book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former achieveme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number of Pei's reference books is 245, another 11 reference books are unfathered.

  【原載《東方論壇》2005年第2期。感謝作者惠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