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列傳》之研究
研究生:吳峰宗
指導教授:羅敬之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91學年度碩士論文
論文頁數:302
關鍵詞:史記 ; 司馬遷 ; 人物 ; 列傳

論文提要

本文寫作共分為七章,分別針對《史記》中幾種類型的列傳進行分析。《史記.列傳》的寫作特質,在於人物的行誼事蹟之上,因此在本文的各章當中,以傳中所述及人物的行誼事蹟進行分類。
在第一章「緒論」中,主要的重點在於簡述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以研究動機而論,主要在於說明為何以《史記.列傳》作為研究對象,並且以傳中的人物為主的情形。
在第二章「政治人物事功之分析」中,主要敘述的重點在於「政治人物」之事功上。從敘述的過程而論,本文略分為「宰相謀臣」類型、「循吏酷吏」類型、「義風俠氣」類型、「佞幸滑稽」類型、「縱橫說客」類型,由這些人物類型,以論史公作傳的各種類型之不同特色。
在第三章「戰略人物戰伐之檢討」中,主要是以《史記.列傳》中的將領作為敘述對象,說明這些人物在時代變遷時的關鍵之處,以及這種人物類型對於時代變遷的影響。
在第四章「文化的傳承」中,主要是以「經學」、「儒學」、「哲學」、「文學」四個範疇為主。這四個範疇的界定,雖然是以今日的觀點進行分別,卻也能藉由這樣的分別,對於以「文化傳承」為主的列傳,進行相近人物上的釐清。
在第五章「史公撰述〈貨殖傳〉的動機與目的」中,則是專以《史記.貨殖列傳》進行探討。本傳是中國探討「經濟」議題的先驅之作,因此以司馬遷作傳的目的,以及傳中所列舉人物特出的行誼事蹟,來進行探討。
在第六章「邊塞民族的採探」中,是以影響漢代甚鉅的邊塞民族問題作為討論的對象。從《史記》的敘述看來,本傳從歷史的角度強調四夷與中國的關係,進而論述漢朝當代的意義。司馬遷的敘述方式,以及作傳之意,亦是發前人所未發。
在第七章「結論」中,主要則是大略總結前面各章所言,並且強調《史記.列傳》體裁的特色,在史公之筆下的多樣性以及重要性。
從上述研究過程可知,《史記.列傳》的體裁在司馬遷的獨創之下,主要突顯的特色,在於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上。從這些人物的歸類與分判,可以理解到《史記》在處理人物的歷史意義時,所側重的部分,進而能形塑出人物本身的生命,成為傳中生動的血肉。

《史記列傳》之研究目次

論文提要
壹、緒論……………………………………………………………………一
一、研究動機………………………………………………………………一
二、研究方法……………………………………………………………五
三、研究步驟…………………………………………………………………八
貳、政治人物事功之分析………………………………………………十一
一、宰相謀臣類型…………………………………………………………十一
二、循吏酷吏類型………………………………………………………三九
三、義風俠氣類型…………………………………………………………五一
四、佞幸滑稽類型…………………………………………………………七二
五、縱橫說客類型………………………………………………………八二
叁、戰略人物戰伐之檢討………………………………………………九三
一、六國捭闔的幾位勇將…………………………………………………九四
二、六國破滅的幾位秦將………………………………………………一0七
三、漢代建國的幾位豪雄……………………………………………一一九
肆、文化的傳承………………………………………………………一三七
一、經學的代表人物…………………………………………………一三七
二、儒學的代表人物…………………………………………………一六一
三、哲學的代表人物…………………………………………………一七五
四、文學的代表人物……………………………………………………一九一
伍、史公撰述〈貨殖傳〉的動機與目的………………………………二0一
一、史公撰述〈貨殖傳〉的動機………………………………………二0一
二、史公撰述〈貨殖傳〉的目的……………………………………二一五
三、經營者的經營方法…………………………………………………二二八
陸、邊塞民族的採探……………………………………………………二四九
一、四夷的歷史背景……………………………………………二四九
二、四夷君長的重要事功與漢朝的關係……………………………二六六
三、史公為四夷作傳的目的與影響……………………………………二七七
柒、結論………………………………………………………………二八五
參考書目………………………………………………………………二九一

參考書目
壹、《史記》原典及相關著作
一、《史記》原典
司馬遷 《史記》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牛運震 《史記評注》 長沙,岳麓書社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朱東潤 《史記考索》 台北,臺灣開明書店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吳汝綸 《史記集評》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五十九年五月
吳見思 《史記論文》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尚 鎔 《史記辨證》 長沙,岳麓書社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金德建 《司馬遷所見書考》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二月
茅 坤 《史記鈔》 台南,莊嚴文化 一九九六年八月
凌稚隆 《史記評林》 台北,地球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郭嵩燾 《史記札記》 上海,商務印書館 一九五七年九月
梁玉繩 《史記志疑》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湯 諧 《史記半解》 北京,北京出版社 二000年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 《歷代名家評《史記》》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一九八六年三月
劉咸炘 《太史公書知意》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五年二月
韓兆琦 《史記題評》 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000年九月
二、相關著作
王先謙 《漢書補注》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五年八月
王先謙 《莊子集解》 台北,世界書局 二00一年十一月
王 琯 《公孫龍子懸解》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王利器 《鹽鐵論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六年九月
王利器 《風俗通義校注》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七年
王照圓 《列女傳補注》 北京,中國書店 一九九一年六月
王清信、葉純芳點校 《汪中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民國八十九年三月
孔 鮒 《孔叢子》 台北,大化書局 一九九五年二月
孔 鮒 《孔叢子》 上海,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三月
(偽)孔安國 《尚書孔傳》 台北,新興書局 民國八十年十月
孔穎達 《春秋左氏傳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孔穎達 《尚書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孔穎達 《禮記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方 苞 《望溪先生文集》 上海,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三月
皮錫瑞 《經學歷史》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五年八月
北大哲學系 《荀子新注》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朱 熹 《四書章句集注》 台北,長安出版社 民國七十九年二月
朱鶴齡 《愚庵小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
朱 琦 《怡志堂文初編》 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緒二十四年刊本
老 子 《老子道德經》 上海,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三月
江 永 《群經補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五年九月
任乃強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十月
邢 昺 《論語注疏解經》 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邢 昺 《爾雅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何 寧 《淮南子集釋》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八年十月
李 埏 《「史記.貨殖列傳」研究》 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二00二年五月
吳 璵 《新譯尚書讀本》 台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年八月
范 曄 《後漢書》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永 瑢 《四庫全書總目(附余嘉錫辨證)》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金錫齡 《劬書室遺集》 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緒二十一年刊本
季鎮淮 《司馬遷》 香港,中華書局 二00二年五月
荀 悅 《漢紀》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荀 悅 《申鑒》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五十九年四月
洪興祖 《楚辭補注》 北京,中華書局 二000年一月
姚 鼐 《惜抱軒文集》 上海,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三月
徐 彥 《春秋公羊傳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徐 幹 《中論》 北京,中國書店 一九九一年六月
徐天麟 《西漢會要》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二年九月
班 固 《漢書》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晁公武 《郡齋讀書志》 影王先謙校刊本,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孫 奭 《孟子注疏解經》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孫詒讓 《墨子閒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
袁 珂 《山海經校注》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馬非百 《管子輕重篇新詮》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七九年
浦起龍 《史通通釋》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高 敏 《秦漢史論稿》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二00二年八月
梁啟超 《飲冰室文集》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五十九年十月
章學誠 《文史通義》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郭沫若 《青銅時代》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二年九月
郭沫若 《中國史稿地圖集》 上海,中國地圖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六月
葉 適 《習學記言序目》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七七年十月
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七十七年八月
陳奇猷 《韓非子集釋》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八十年九月
陳喬樅 《三家詩遺說考》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
陳蘭村 《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 語文出版社 一九九九年一月
程敏政 《皇明文衡》 上海,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三月
黃 震 《黃氏日抄》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二年
黃 暉 《論衡校釋》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黃師沛榮 《史記論文選集》 台北,長安出版社 民國七十三年五月
黃俊傑 《孟子》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二月
黃錦鋐 《新譯莊子讀本》 台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五年二月
逯耀東 《魏晉史學及其他》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七年一月
鄒 衍 《鄒子》 京都,中文出版社 一九九0年三月
趙 翼 《廿二史劄記校證》 台北,仁愛書局 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楊樹達 《漢書窺管》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管 子 《管子》 上海,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三月
劉 向 《說苑》 北京,中國書店 一九九一年六月
劉 向 《戰國策》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劉咸炘 《漢書知意》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五年二月
錢 穆 《中國史學名著》 台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錢 穆 《先秦諸子繫年》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錢 穆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閻步克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十月
盧 弼 《三國志集解》 台北,漢京文化 民國七十年四月
應 劭 《風俗通義》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四年七月
鍾 惺 《史懷》 台南,莊嚴文化 一九九六年八月
韓 非 《韓非子》 上海,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三月
蘇 轍 《古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二年
嚴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顧頡剛等人 《古史辨》 台北,藍燈文化 民國八十二年八月
酈道元 《水經注》 上海,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三月
貳、學位論文
朴宰雨 《史記漢書傳記文比較研究》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七十九年七月

巫淑如 《千姿百態的人物畫卷《史記》人物形象塑造技法論析》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五年

李寅浩 《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年五月

金利湜 《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與批評》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八年

高禎霙 《《史》、《漢》論贊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九十年六月
郭瓊瑜 《史記的褒貶義法》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四年

梁文璿 《史記義例探微》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四年

叁、期刊論文
王重民 〈史記板本和參考書〉 《圖書館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
余嘉錫 〈太史公書亡篇考〉 《輔仁學誌》,第十五卷一、二合期
阮芝生 〈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 《台大歷史學報》 二三期
陳 槃 〈戰國秦漢間方士考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
程金造 〈史記體例溯源〉 《燕京學報》,第三十七期
黃翠芬 〈兩漢時代《春秋左氏傳》立學官之曲折〉 《國立編譯館館刊》 二十七卷一期
葛志毅 〈兩漢經學與古代學術體系的轉型〉 《北京大學學報》 一九九四年第二期
羅師敬之 〈史記導讀―關於史記的幾個先顯問題〉 《文化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