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太史公曰」之義法研究(The Research of Yi-Fa in “TaiShiGongYue” of Historical Records)
研究生:林珊湘 (Sunshine Lin)
指導教授:張高評(Chang Kao-Ping)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91學年度碩士論文
論文頁數:291
關鍵詞:太史公曰 ; 司馬遷 ; 史記 ; 論贊 ; 義法(Sima Qian ; Historical Records ; Comments on history ;
Yi-Fa ; TaiShiGongYue)

摘要

本論文針對《史記》一百三十四則「太史公曰」之內容作研究,闡發其「義法」。「義」,指的是司馬遷於「太史公曰」中,所體現之學術思想、創作精神,以及褒貶的標準;「法」,指的是「太史公曰」文章創作之法則、結構,以及藝術表現。
論文前兩章概論「太史公曰」之編纂旨趣,及其創作之文化背景。第參章,分析「太史公曰」之作用與特色,並附錄司馬遷遊蹤圖,與內文參照。在第肆、第伍章中,筆者嘗試發現「太史公曰」裡,所體現司馬遷主要之學術思想--黃老與儒家,此為「義」的部分。第陸章,剖析「太史公曰」文章之藝術表現,亦即其形式技巧,此為「法」的部分。第柒章,主要就歷史評論與文學兩方面,說明「太史公曰」對後世之影響。第捌章,總結全論文而獲致以下結論:
一、「太史公曰」之作用甚夥,萬象包羅;其風格鮮 明,獨樹一幟。
二、「太史公曰」體現出司馬遷貫通黃老與儒家之思維,展現「言有物」之特質。
三、「太史公曰」之藝術技巧,依循一定的美學法則,顯示「言有序」之特徵。
四、「太史公曰」之影響弘深,除歷史評論與敘事文學外,其它如詠史詩、小品文……等方面都有待發掘,現代極短篇之創作,亦能從中得到借鑒。
五、「太史公曰」之於司馬遷,猶《論語》之於孔子,《史記》因「太史公曰」而成「一家之言」。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史記》「太史公曰」概說..............1
  (一)「太史公曰」之編纂旨趣.................1
  (二)「義法」界說...........................6
 第二節《史記》「太史公曰」之源流.............8
 第三節 研究現況與方法.......................11
  (一)研究現況..............................11
  (二)研究方法與預期成果....................12
第貳章 司馬遷與《史記》--「太史公曰」創作的文化背景....15
 第一節 《史記》成書之時代激盪...............15
  (一) 漢初垂拱,經濟復甦...................15
  (二) 君主興利,酷吏治民...................16
 第二節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17
  (一)家學與師承............................17
  (二)奇才成偉書............................21
 第三節 李陵案原委...........................22
第參章《史記》「太史公曰」之作用與特點........25
 第一節 書寫壯遊心得.........................26
  (一)敘遊歷................................26
  (二)求軼事................................31
  (三)采諺謠................................36
  (四)錄奇異................................39
 第二節 寓褒貶寄感慨.........................41
  (一)褒美..................................42
   1.景仰其人..............................43
   2.歌頌德政..............................44
   3.發憤成功..............................46
  (二)貶刺..................................52
   1.直言貶抑..............................53
   2.以美為諷..............................56
   3.微言譏刺..............................58
 第三節 論得失輕成敗.........................60
  (一)袪誣妄................................61
   1.駁俗議................................61
   2.袚迷信................................63
  (二)論因果................................65
   1.先人流澤..............................65
   2.歿身遺禍..............................67
  (三)較功名................................69
 第四節 傳史料明取捨.........................75
  (一)言述作之本旨..........................76
  (二)見去取之從來..........................79
   1.博採群書..............................79
   2.記傳述者..............................82
第肆章《史記》「太史公曰」與黃老思想..........87
 第一節 漢初黃老思想.........................88
  (一)黃老界說..............................88
  (二)傳授關係..............................89
  (三)黃老之功..............................90
 第二節 太史公之黃老思想.....................92
  (一)司馬談................................92
  (二)司馬遷................................96
 第三節 偏重黃老旨趣之論斷...................99
  (一)政治作為.............................100
  (二)修身處世.............................108
  (三)自然之道.............................117
  (四)側重法家之論贊.......................123
第伍章《史記》「太史公曰」與儒家思想.........127
 第一節 引孔子之言佐論......................128
  (一)政治.................................131
  (二)修身.................................138
  (三)其它.................................146
 第二節 「太史公曰」與經學..................151
  (一)「太史公曰」與《易》.................153
  (二)「太史公曰」與《尚書》...............158
  (三)「太史公曰」與《詩》.................163
 第三節 「太史公曰」與《春秋》..............170
  (一)《春秋》.............................170
  (二)《公羊傳》...........................184
第陸章《史記》「太史公曰」之藝術表現.........195
 第一節 長於轉折,工於頓挫..................196
  (一)一贊雙折.............................197
  (二)贊排三層.............................198
  (三)四折抑揚.............................200
  (四)一意數折.............................202
 第二節 文外曲致,韻味無窮..................204
  (一)贊文用韻.............................204
  (二)弦外之音.............................208
   1.譏刺政治.............................208
   2.臧否人物.............................213
   3.自家牢騷.............................216
 第三節 掌上河山,氣象萬千..................220
  (一)簡而有法.............................220
  (二)尺幅千里.............................222
  (三)結語藝術.............................228
   1.正收作結.............................229
   2.反語收煞.............................232
第柒章《史記》「太史公曰」對後世之影響.......237
 第一節 歷史評論繼軌「太史公曰」............238
  (一)《漢書》.............................239
  (二)《後漢書》...........................241
  (三)《三國志》...........................243
  (四)《資治通鑑》.........................244
  (五)《新五代史》.........................246
 第二節 「太史公曰」沾溉敘事文學............250
  (一)傳記文學.............................251
  (二)小說.................................258
 第三節 其它................................267
  (一)名家文集.............................266
  (二)文學批評.............................270
  (三)史書選論.............................272
  (四)小品文...............................273
第捌章 結論..................................277
【參考文獻】.................................281



參考文獻

一、經部(以出版年代近遠排序)
(一)典籍
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論語注疏》,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11月。
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孟子注疏》,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11月。
十三經注疏整理本《毛詩正義》,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10月。
十三經注疏整理本《春秋左傳正義》,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10月。
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尚書正義》,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9月。
(二)學者專著
張師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1月。
張師高評《左傳文章義法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10月再版二刷。
蒲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1995年4月。
張師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書局,1994年10月。
張師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再版。
邱鎮京《論語思想體系》,臺北:文津,1988年2月四版。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漢光,1987年12月再版。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1987年9月。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1985年9月第七次印行。
二、史部
(一)典籍(以成書朝代先後排序)
漢.司馬遷《史記》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2001年1月臺一版第八刷。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 集解,唐.司馬貞 索隱,唐.張守節 正義《新校史記三家注》,臺北:世界書局,1993年12月。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1987年8月。
漢.司馬遷《史記》仁壽本,臺北:成文,1971年10月。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1959年。
漢.司馬遷《史記》清.武英殿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漢.班固《漢書》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1月臺六版。
晉.陳壽《三國志》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1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1月臺5版。
南朝齊.沈約《宋書》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1月臺6版。
唐.魏徵 等《隋書》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1月臺
宋.歐陽修《五代史記》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1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臺灣商務,1985年12月四版。
(二)《史記》相關研究(以出版年代近遠排序)
1. 民國以前
明.凌稚隆 輯校《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地球,1992年3月。
清.吳見思《史記論文》,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10月臺二版。
清.李景星《史記評議》,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4月。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臺北:新文豐,1984年6月。
清.郭嵩燾《史記札記》,臺北:樂天,1971年3月。
清.吳汝綸評點《史記集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5月。
2. 民國以後
左海倫《司馬遷與史記》,臺北:臺灣商務,2003年2月。
王初慶 等著《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2002年3月。
俞樟華《史記藝術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1月。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1月。
張師高評 主編《史記研究粹編》,高雄:復文書局,2001年11月。
張玉春《史記版本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7月。
楊生枝 編著《史記語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12月。
呂培成《司馬遷與屈原和楚辭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徐日輝《史記八書與中國文化傳統》,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韓兆琦《史記題評》,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繆雨《史記與新聞學》,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4月。
陳桐生《史記與詩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2月。
張大可 注釋《史記新注》,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年1月。
趙生群《史記文獻學叢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黃鎮偉《歷史的黃鐘大呂--史記》,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1999年4月。
陳雪良《司馬遷人格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鄧鴻光《史家絕唱》,河南:河南大學,1998年8月。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0月。
許凌雲《司馬遷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3刷。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2刷。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6年7月。
韋葦《司馬遷經濟思想研究》,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楊生枝《司馬遷教育思想述略》,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施丁《司馬遷行年新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張大可,俞樟華等著《司馬遷一家言》,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張新科《史記與中國文學》,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徐興海《司馬遷的創造思維》,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陳桐生《史記與今古文經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1995年11月。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1995年10月。
蔡信發《話說史記》,臺北:萬卷樓,1995年10月。
姚苧田 節評《史記精華錄》,臺北:文津,1995年4月二刷。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1993年11月初版二刷。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1993年11月。
崔適《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2月二刷。
劉光義《司馬遷與老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二版。
黃繩《史記人物畫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1987年7月。
朱東潤《史記考索》,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7年1月臺四版。
吳福助《史記解題》,臺北:國家出版社,1986年6月三版。
楊燕起 等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6年3月。
張維嶽《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11月。
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10月三版。
王國維等《司馬遷其人及其書》,臺北:長安,1985年9月。
古國順《史記述尚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
張大可 輯釋《史記論贊輯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
(三)史學論著
1.專著(以成書朝代先後排序)
唐.劉知幾 著,民國.呂思勉 評《史通釋評》,臺北:華世,1980年11月。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1987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大化書局,1984年5月。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樂天,1973年2月再版。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9月。
清.劉咸炘《四史知意》,臺北:鼎文,1976年2月。
2.史學研究(以出版年代近遠排序)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二冊,臺北:三民書局經銷,2002年9月再版。
柴德賡《史籍舉要》,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5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經銷,2001年10月14版。
布洛克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2000年3月16日一版4刷。
王基倫等著《四史導讀》,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8月。
黃中業編著《三代紀事本末》,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郭丹《史傳文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9年6月。
白壽彞《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4月。
瞿林東編著《史學與史學評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經銷,1998年3月再版。
汪榮祖《史傳通說》,臺北:聯經,1997年9月。
王錦貴《中國紀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6年8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1994年12月。
陳其泰《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9月。
高明士主編《中國史研究指南》,臺北:聯經,1990年4月。
陶懋炳《司馬光史論探微》,長沙:湖南師範大學,1989年11月。
呂思勉 等編《古史辨》第七冊,臺北:明倫,1970年3月。
三、集部(以作者朝代先後排序)
晉.陶潛《陶淵明集》,臺北:里仁,1985年4月。
唐.韓愈 著,清.馬其昶 校注,民國.馬茂元 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漢京,1983年11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漢京,1982年5月。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4年12月四刷。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臺北:河洛圖書,1974年10月。
宋.蘇軾《蘇軾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月3刷。
宋.蘇轍《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7月2刷。
明.袁中道《珂雪齋近集》,臺北:偉文圖書,1976年9月。
清.李漁《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1992年10月。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劉熙載《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2001年10月。
四、哲學思想類(以出版年代近遠排序)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胡家聰《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劉康德《老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1997年12月。
高正《諸子百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1997年2月。
朱榮智《老子的人生智慧》,臺北:書泉出版社,1995年9月。
熊鐵基 等著《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術士》,臺北:里仁,1995年2月初版三刷。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1993年11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9月四刷。
司修武《黃老學說與漢初政治評議》,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6月。
張揚明《老子學術思想》,臺北:黎明,1991年5月三版。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1990年2月六版。
賀榮一《老子之道治主義》,臺北:五南,1988年5月。
老子 原著,余培林 註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1985年2月。
韓非子《韓非子集釋》四部刊要,臺北:漢京,1984年5月。
周紹賢《漢代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2月。
五、文學類(以出版年代近遠排序)
1.古文批評
清.金聖嘆 著,張國光 點校《金聖嘆批才子古文》,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4刷。
清.王符曾 輯評《古文小品咀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2月第二次印刷。
陶鼎尼《古文筆法探微》,臺南,1990年5月再版。
林雲銘《古文析義合編》,臺北:廣文,1989年元月七版。
周振甫等《古代名家寫作技巧漫談》,臺北:木鐸,1987年7月。
陸家驥《古文閒話》,臺北:中華書局,1985年11月二版。
明.歸有光《文章指南》,臺北:廣文,1985年10月再版。
吳闓生《桐城吳氏古文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11月臺3版。
2.文學研究
陳滿銘《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2002年7月。
仇小屏《章法新視野》,臺北:萬卷樓,2001年9月。
陳書良 等著《中國小品文史》臺北:桂冠,2001年9月。
許福吉《義法與經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6月。
劉松來《兩漢經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6月。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2月。
陳滿銘《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2001年1月。
李文初《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州:廣東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6月。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2月。
薛洪勣《傳奇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1998年12月。
蒲安迪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李祥年《漢魏六朝傳記文學史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4月。
周振甫《文章例話》,臺北:五南,1994年5月 。
魯迅《魯迅全集》第九卷《漢文學史綱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1990年12月。
鄭頤壽《辭章學概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
徐小梅《聊齋志異與唐人傳奇的比較研究》,臺北:黎明,1983年11月。
林紓《畏廬論文》等三種,臺北:文津,1978年7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出版社,1976年6月。
六、論文
(一)學位論文(以畢業年代近遠排序)
1.博士論文
高禎霙《《史》、《漢》論贊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6月。
魏聰祺《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研究》,臺北:東吳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元月。

鄭圓鈴《司馬遷黃老理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7年6月。
李寅浩《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臺北:國立臺灣師大博士論文,1991年。

金苑《史記列傳義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89年6月。
張添丁《司馬遷春秋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85年6月。

2.碩士論文
蔡雅惠《《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金利湜《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國立臺灣師大碩士論文,2000年。

葉文信《左傳「君子曰」考述》,臺北:國立臺灣師大碩士論文,1998年。

劉文星《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歷史哲學新探》,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郭瓊瑜《史記的褒貶義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4年。

葉淳媛《司馬遷之諸子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9年6月。

張正平《司馬溫公通鑑臣光曰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8年6月。
盧心懋《左傳「君子曰」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7年6月。

龔慧治《左傳「君子曰」問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87年。

李寅浩《司馬遷與儒道法三家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85年6月。

林麗娥《范曄之文學及其史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2年6月。

(二)單篇論文(以發表年代近遠排序)

陳其泰〈司馬遷價值觀與儒學〉,《國際儒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八輯,頁159-175。
黃嫣梨〈司馬遷與儒道之關係〉,《文史十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李偉泰〈史記論贊的互補〉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 論文抽印本,國立臺灣大學,2001年6月28-29日。
譚潤生〈《史記》中極短篇的藝術成就〉,《國文學誌》第五期,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2001年12月,頁83-113。
劭傳烈〈太史公曰的春秋筆法〉,《中國雜文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
李偉泰〈試論司馬遷貶抑蕭何的原因〉,香港大學中文系 七十週年紀念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抽印本,1997年12月。
黃翠芬〈左傳君子曰考詮〉,朝陽學報1,1996年6月,頁89-105。
何三本〈史記引述左傳「君子曰」及易筮之研究〉,臺東師專學報4,1996年4月,頁77-152。
楊松岐〈再論司馬遷的論斷語言藝術〉,《殷都學刊》,1994年第四期,頁45-49。
楊松岐〈論司馬遷的論斷語言藝術〉,《殷都學刊》,1994年第二期,頁45-48。
王守雪〈司馬遷的人才思想〉,《殷都學刊》,1994年第一期,頁54-57。
張師高評〈左傳史論之風格與作用〉,成功大學學報,23(人文.社會篇),1988年11月,頁1-57。
陳子謙〈司馬遷的「發憤著書說」及其歷史發展〉,《廈門大學學報》,1984年第一期,頁122-130。
鄭良樹〈再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8卷2期,1975年12月,頁50-51。
鄭良樹〈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書目季刊8卷2期,1974年9月,頁21-28。
張以仁〈關於左傳「君子曰」的一些問題〉,孔孟月刊3卷2期,1964年11月,頁29-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