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ywedu.com/100/index31.htm


目 录

主讲人简介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xy.eywedu.com/29/005html/05index.htm

目录

内容简介

第一章故里、家世及少年时代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經一周的閱讀《漢書》,依照老師所給予的方向探索,而有以下想法。
翻閱了北京中華書局所出版的《漢書》,以及百衲本《漢書》,在百衲本中確實沒有將〈外戚傳〉的高祖呂皇后另外挑出來,而北京中華書局卻將其另外標明,除了版本差異一念之外,個人實在無法體會箇中奧妙。
那麼,經老師提點之後,才發現〈外戚傳〉中所記呂后之史料實為鋪成外戚之事而作,其主角仍是外戚,有鑑於此,學生再次翻閱《漢書》並重新比較〈高后紀〉以及〈外戚傳‧高祖呂皇后〉,然這次是以主角為外戚的心態再次閱讀〈外戚傳〉,其發現〈外戚傳〉中部份內容於〈高后紀〉中則有些許重複,
如:
《漢書‧高后紀》「…惠帝崩,太子立為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稱制,大赦天下。乃立兄子呂台、產、祿、台子通四人為王,封諸呂六人為列侯。」

《漢書‧外戚傳》「…乃立孝惠後宮子為帝,太后臨朝稱制。後殺高祖子趙幽王友、共王恢及燕王建。遂立周呂侯子台為呂王,台弟產為梁王,建成侯釋之子祿為趙王,台子通為燕王,又封諸呂凡六人皆為列侯,追尊父呂公為呂宣王,兄周呂侯為悼武王。」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某個程度上可以說,劉邦是天生好命的。順應著時勢,沛令本來要找他一起舉事,後悔之後,劉邦也很率性地寫了一封信告知沛縣父老,沛令就這樣被宰了。鄉親父老們紛紛提起劉邦神奇的故事,所以決定推舉為領袖,並且決定以赤色為號召旗幟。這邊述及黃帝與蚩尤的事蹟,也具有為自己未來定位的象徵意義。

劉邦初期征戰的歷程中,雍齒的背叛對於未來劉邦的分封意義重大。雍齒居然將劉邦老家豐地奉送出去,讓劉邦非常的惱火,可是在平定天下大勢後,卻也是藉由分封雍齒,作為風向球告示所有臣下,劉某人是不念舊惡的,雖然未必如此。

雖然只是過場,劉邦曾經奉侍過景駒,然而景駒未久就被項梁殺害,因此改投靠項梁,這也說明當時世事變化之快,沒多久跟著項梁一起立楚懷王,都是時勢所趨。較為奇怪的是,當項梁大意戰敗被殺後,楚懷王將軍隊重新整編的當下,將劉邦與項羽提昇為同等地位,此舉是代表當時劉邦的實力已經足以與接收項梁殘部的項羽相提並論,或者楚懷王有另外的考量?若由後來懷王立下得關中為亡者的約定,旁邊諸將領均告知劉邦較可以獲此大任的情況下,此時劉邦的聲名,的確已經深入人心。相對的,項羽的性格弱點也在關中王約定中被暴露。

迅速修正自己的態度,是劉邦能獲致成功的一大要素,在酈食其去找劉邦時更是如此。酈食其覺得劉邦應該是能容人的,料不到見到他時,居然坐在床上讓美女幫他洗腳休閒!這下可好,你劉邦大老爺這樣子面對客人,還想討伐秦這樣無道的政權嗎?劉邦當然是知道輕重的,一被點醒馬上收斂,延請酈食其上座,可見得雖然劉邦一貫的粗魯態度,卻也是有細心馬上改過的一面,收服人心有其一套。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六家篇中,對於《漢書》的〈書〉,劉知幾認為是要效法古人所作之書,顯示其特殊、與眾不同的地位;再者,探究《漢書》的創作動機,是以司馬遷的《史記》為標準,體例上〈本紀〉→〈紀〉、〈志〉→〈書〉等,內容其實大同小異,不過對於班固把〈世家〉給刪掉確實抱有質疑,認為這是個缺點。筆者十分贊同,畢竟在歷史上身分地位高的人多,但有特殊性必須要陳述的,總不能都歸在傳裡,劉氏的論點極有份量。

從東漢以降,寫史的人眾多,但都一成不變,都是取法《左傳》、《史記》、《漢書》等書,不能說是後人沒有創意,而是無法突破體例的限制。《漢書》的範圍,窮劉氏一代,語言精練、記事詳密,如此以來學者研究較為容易,這是劉知幾認為《漢書》的一大優點。筆者認為《漢書》以斷代為限,尊劉氏之意明顯,不過卻會失去客觀、連貫性,易使學者侷限在「斷代」的框架中。

  在二體篇中,稱讚《漢書》設立紀、傳區分,一來事件就較為清楚,其實也認同《史記》的做法,畢竟班固以司馬為準之意明顯。後來荀悅認為《漢書》事多繁雜,且太不知變通,便依照《左傳》體例,創造了《漢紀》,但就因為這兩種體例各有優缺點,才會並行不悖,流傳至今。

  大多人認為紀傳体的代表是《漢書》,但劉知幾卻倡導首創者為《史記》,可以看出其地位重要性所在。筆者認為編年也好,紀傳也好,都是一種把歷史完整紀錄下來的方式,只是出發點不同罷了,無須計較哪種體例好。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