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ufeng.ws/book.asp?bookid=386&id=630

原 文:

  開闢草昧,歲紀綿邈,居今識古,(具)【其】載籍乎!軒轅之世,史有蒼頡,主文之職,其來久矣。《曲禮》曰:「史載筆。」【史者,使也;執筆】左右,使之記(已)【也】。【古】者左史記(事者)【言】,右史(記言)【書事】(者)。言經則《尚書》,事經則《春秋》。唐虞流于典謨,(商夏)【夏商】被于誥誓。洎周命惟新,姬公定法,紬三正以班曆,貫四時以聯事,諸侯建邦,各有國史,彰善癉惡,樹之風聲。自平王微弱,政不及雅,憲章散紊,彝倫攸斁。夫子閔王道之缺,傷斯文之墜,靜居以歎鳳,臨衢而泣麟,於是就大師以正《雅》《頌》,因魯史以修《春秋》,舉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摽)【標】勸戒;褒見一字,貴踰軒冕;貶在片言,誅深斧鉞。然睿旨(存亡)幽(隱)【祕】,經文婉約,丘明同時,實得微言,乃原始要終,創為傳體。傳者,轉也;轉受經旨,以授其後,實聖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

  【及】至從橫之世,史職猶存。秦并七王,而戰國有策。蓋錄而弗敘,故(節)【即】簡而為名也。漢滅嬴項,武功積年,陸賈稽古,作《楚漢春秋》;爰及太史談,世惟執簡;子長繼(至)【志】,甄序帝勣。比堯稱典,則位雜中賢;法孔題經,則文非元聖。故取式《呂覽》,通號曰紀,紀綱之號,亦宏稱【也】。故本紀以述皇王,(列傳)【世家】以總侯伯,【列傳以錄卿士】,《八書》以鋪政體,《十表》以譜年爵,雖殊古式,而得事序焉。爾其實錄無隱之旨,博雅弘辯之才,愛奇反經之尤,條例蹖落之失,叔皮論之詳矣。及班固述漢,因循前業,觀(司馬)【史】遷之辭,思實過半。其《十志》該富,讚序弘麗,儒雅彬彬,信有遺味。至於宗經矩聖之典,端緒豐贍之功,遺親攘美之罪,徵賄鬻筆之愆,公理辨之究矣。

  觀夫左氏綴事,附經間出,於文為約,而氏族難明。及史遷各傳,人始區詳而易覽,述者宗焉。及孝惠委機,呂后攝政,(班史)【史班】立紀,違經【失】實,何則?庖犧以來,未聞女帝者也。漢運所值,難為後法。牝雞無晨,武(三)【王】首誓;婦無與國,齊桓著盟;宣后亂秦,呂氏危漢,豈唯政事難假,亦名號宜慎矣。張衡(同)【司】史,而惑同遷固,元(年二)【帝王】后,欲為立紀,繆亦甚矣。尋子弘雖偽,要當孝惠之嗣;孺子誠微,實繼平帝之體;二子可紀,何有於(三)【二】后哉?

  至于《後漢》紀傳,發源《東觀》。袁張所制,偏駮不倫。薛謝之作,疏謬少信。【若】司馬彪之詳實,華嶠之準當,則其冠也。及魏代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徵,【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至)譽也。

  【至】於晉代之書,繫乎著作。陸機肇始而未備,王韶續末而不終,(于)【干】寶述紀,以審正得序;孫盛《陽秋》,以約舉為能。按《春秋》經傳,舉例發凡。自史漢以下,莫有準的。至鄧()【粲】《晉紀》,始立條例。又(撮略)【擺落】漢魏,憲章殷周,雖湘川曲學,亦有心典謨。及安國立例,乃鄧氏之規焉。

  原夫載籍之作也,必貫乎百(姓)【氏】,被之千載,表徵盛衰,殷鑑興廢,使一代之制,共日月而長存,王霸之跡,並天地而久大。是以在漢之初,史職為盛,郡國文計,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詳悉於體國(必)【也】。閱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是立義選言,宜依經以樹則;勸戒與奪,必附聖以居宗;然後詮評昭整,苛濫不作矣。然紀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而書,歲遠則同異難密,事積則起訖易疏,斯固總會之為難也。或有同歸一事,而數人分功,兩記則失於複重,偏舉則病於不周,此又銓配之未易也。故張衡摘史班之舛濫,傅玄譏《後漢》之尤煩,皆此類也。

  若夫追述遠代,代遠多偽,公羊高云:「傳聞異辭。」荀況稱:「錄遠略近。」蓋文疑則闕,貴信史也。然俗皆愛奇,莫顧實理。傳聞而欲偉其事,錄遠而欲詳其跡,於是棄同即異,穿鑿旁說,舊史所無,我書則傳,此訛濫之本源,而述遠【之】巨蠹也。至於記編同時,【時】同多詭,雖定哀微辭,而世情利害。勳勞之家,雖庸夫而盡飾;迍敗之士,雖令德而(常)嗤【埋】(理欲),吹霜(噴)【喣】露,寒暑筆端,此(入)【又】同時之枉,可【為】歎息者也。(欲)【故】述遠則誣矯如彼,記近則回(邢)【邪】如此,(折)【析】理居正,唯素心乎!

  若乃尊賢隱諱,固尼父之聖旨,蓋纖瑕不能玷瑾瑜也;姦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農夫見莠,其必鋤也;若斯之科,亦萬代一準焉。至於尋繁領雜之術,務信(弁)【棄】奇之要,明白頭訖之序,品酌事例之條,曉(某)【其】大綱,則衆理可貫。然史之為任,乃彌綸一代,負海內之責,而贏是非之尤。秉筆荷擔,莫此之勞。遷固通矣,而歷詆後世。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

  贊曰:史肇軒黃,體備周孔。世歷斯編,善惡偕總。騰褒裁貶,萬古魂動,辭宗丘明,直歸南董。

  集 校:

  具載籍乎。

  「具」,黃本作「其」。《校證》:「元本、馮本、汪本、佘本『其』誤『具』,徐校作『其』。」《彙校》:「按:作『其』是,『具』乃『其』之形誤。」按從黃本改。

  史有蒼頡。

  「蒼」,黃本作「倉」。《校注》:「『倉』,元本、弘治本、活字本、汪本、佘本、張本、兩京本、王批本、何本、胡本、合刻本、梁本、別解本、增訂別解本、清謹軒本、尚古本、岡本、四庫本、王本、鄭藏鈔本、崇文本作『蒼』;胡震亨《續文選》十二同。按《說文解字敘》:『黃帝之史倉頡。』《廣韻》十二《唐》倉下云:『又姓,黃帝史官倉頡之後。』是『倉頡』字本應作『倉』。《韓非子•五蠹》篇、《呂氏春秋•君守》篇又作『蒼』。倉蒼互作,蓋以其音同得通也。」按《荀子•解蔽》篇:「好書者衆矣,然而倉頡獨傳者,壹也。」《論衡•感虛》篇:「傳書言: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別通》篇:「夫《倉頡》之章,小學之書,文字備具。」《順鼓》篇:「倉頡作書,奚仲作車,可以前代之時無書、車之事,非後世為之乎?」《漢書•武五子傳贊》:「是以倉頡作書,止戈為武。」《漢書•揚雄傳贊》:「史篇莫善於《倉頡》。」《類聚》卷五十八引晉成公綏《故筆賦》曰:「有倉頡之奇生,列四目而兼明,慕羲氏之畫卦,載萬物於五行,乃發慮於書契。」《晉書•衛恒傳》:「恆善草隸書,為《四體書勢》曰:黃帝之史,沮誦、倉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紀綱萬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質文著世。」又《索靖傳》:「作《草書狀》,其辭曰:倉頡既生,書契是為。」《北史•江式傳》:「式表曰:臣聞伏羲氏作而八卦形其畫,軒轅氏興而靈龜彰其彩。古史倉頡覽二象之爻,觀鳥獸之跡,別創文字,以代結繩,用書契以維事。宣之王跡,則百工以敘;載之方冊,則萬品以明。迄於三代,厥體頗異,雖依類取制,未能殊倉氏矣。」則作「倉」亦是,然終不及「蒼」用為繁,例多,不徧舉。且本書《練字》篇「蒼頡造字」、「蒼雅品訓」,黃本亦作「蒼」。《彙校》據楊說從黃本改作「倉」,非是。

  曲禮曰:「史載筆」左右。

  黃本作「曲禮曰:史載筆左右。史者,使也;執筆左右。」黃校:「(後)八字元脫,按胡孝轅本補。」范校:「鈴木云:(前『左右』)二字疑衍,閔本、王本、岡本無。」范注:「《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無『左右』二字,此衍文當刪。」《附校》:「八字有。」《校證》:「『史載筆』下,梅本有『左右』二字。何允中本、日本活字本、淩本、清謹軒鈔本、日本刊本、王謨本俱無。案梅本『左右』二字,此涉下文『執筆左右』而誤衍;何允中本無之,是也,今據刪。」又:「『史者使也,執筆左右』二句八字原脫,梅按胡孝轅本補。按《御覽》六○三正有此八字。」《校注》:「郝懿行云:『按「左右」二字疑衍。』按郝說是。何本、淩本、合刻本、梁本、別解本、增訂別解本、清謹軒本、尚古本、岡本、王本、鄭藏鈔本、崇文本並無『左右』二字;祕書本、梅慶生天啓二年重修本『左右』二字無,空兩格(當是刻後剜去者)。《續文選》、《文章辨體彙選》四八三引同。《曲禮上》原無左右二字,此蓋涉下文誤衍。」又「黃校云:『八字元脫,按胡孝轅本疑即胡氏《續文選》補。』此沿梅校。按此八字當有。《御覽》六百三、《文章辨體彙選》引,正有此八字;何本、淩本、合刻本、梁本、別解本、增訂別解本、謝鈔本、清謹軒本、尚古本、岡本、文溯本、王本、鄭藏鈔本、崇文本並同。」《考異》:「按:『左右』衍,下補八字是。」《彙校》:「按:此八字不可缺,據《御覽》補。」按據《御覽》補「史者,使也;執筆」六字。

  使之記已。

  「已」,黃本作「也」,黃校:「元作『已』,按胡本改。」《附校》:「『也』作『也』,不作『已』。」《校證》:「『也』原作『已』,梅據胡孝轅本改。案《御覽》正作『也』。」《彙校》:「按:作『也』是,『已』為『也』之形誤。」按從《御覽》、黃本改。

  者左史記事者,右史記言者。

  黃本作:「古者,左史記事者,右史記言者。」黃校:「(古)元脫,孫補。」范校:「孫云:《御覽》六百三引無兩『者』字。」范注:「二『者』字疑衍。」《附校》:「『古』字有,(後)作『左史記言,右史書事。』」《校注》:「按《漢書•藝文志》:『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左右所記,與班相反。《申鑒•時事》篇:『左史記言,右史記動,動為《春秋》,言為《尚書》。』言動之分,則與班同。《中論•虛道》篇:『左史記事,右史記言。』言事之別,又與班異。孰是孰非,難定於一。然以《御覽》所引驗之,舍人殆原宗《漢志》說;今本或寫者據《玉藻》改也。兩『者』字當據《御覽》刪。」《校證》:「『左史記言,右史書事』,原作『左史記事者,右史記言者』,今據《御覽》改。《漢書•藝文志》:『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禮記•玉藻疏》引《六藝論》:『右史記事,左史記言。』荀悅《申鑒•時事》篇:『左史記言,右史記動,動為《春秋》,言為《尚書》。』此彥和所本。淺人習見《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之文,逕改此書。而不知《玉藻》『左』『右』字,今亦互譌,黃以周《禮書通故》三四官四,辨之究矣。」《考異》:「按:《御覽》是。」按「古」字當有,從《御覽》、黃本補。後二句從《御覽》刪、改。

  言經則尚書,事經則春秋。

  《附校》:「無兩『則』字,秋下有『也』字。」《校證》:「《御覽》無兩『則』字。『也』字原無,據《御覽》補。」

  商夏被於誥誓。

  《校證》:「『夏商』原作『商夏』,今乙正。」《校注》:「『商夏』,謝鈔本、文溯本作『夏商』。按作『夏商』是。《銘箴》篇『夏商二代』,《誄碑》篇『夏商已前』,並未倒其時序,此亦應爾。」《考異》:「按:商夏本《離騷》之湯禹、說見前,王校改正為『夏商』非。」按《尚書•周書•周官》:「夏商官倍,亦克用乂。」《禮記•文王世子》:「虞夏商周。」《史記•太史公自序》:「至於夏商。」劉向《戰國策書錄》:「夏商失序。」《漢書•敍傳》:「虞夏商周。」《類聚》六十四引後漢張超《靈帝河間舊廬碑》曰:「中結軌乎夏商。」均作「夏商」,無作「商夏」者。從《校證》改。

  洎周命惟新。

  「洎」,黃本作「自」,黃校:「汪本作『洎』。」「惟」,黃本作「維」。《校證》:「『洎』原作『自』,元本、馮本、汪本、張之象本、兩京本、王惟儉本、譚校本作『洎』,今據改。『自』與下文『自平王微弱』字複。」《校注》:「按此文緊承上『唐虞流於典謨,夏商被於誥誓』二句,作『洎』是。『洎』,及也。《文選》張衡《東京賦》薛綜注。元本、弘治本、活字本、張本、兩京本、王批本、胡本、訓故本、文溯本、亦並作『洎』;《續文選》同。『維』,元本、弘治本、汪本、佘本、張本、兩京本、王批本、何本、合刻本、梁本、清謹軒本、尚古本、岡本、文津本、王本、鄭藏鈔本、崇文本作『惟』;《續文選》同。《詩•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則作『維』是也。《封禪》篇『固維新之作也』,亦作『維』。《奏啓》篇之『唯新日用』,《時序》篇『武帝惟新』,二『惟』字當改作『維』。」《考異》:「按:惟維互通,六經中惟、維、唯三字互通,率作語辭,累見《毛詩》、《左傳》、《論語》均如此。又訓獨也。朱子云:『惟以心思也。唯從口應辭也,古皆通用。』楊校云、《奏啓》篇之『唯新日用』,《時序》篇『武帝惟新』,二『惟』字當改作『維』。按據楊校則六經中可改者多矣,殊非。」按《孟子•滕文公上》:「《詩》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謂也。」則作「惟新」,非自彥和始。

紬三正以班曆。

  「曆」,黃本作「歷」。《校注》:「『歷』,元本、弘治本、汪本、佘本、張本、兩京本、王批本、何本、合刻本、梁本、祕書本、謝鈔本、彙編本作『曆』;《續文選》同。按『曆』字《說文》所無,新附有當以作『歷』為是。」《考異》:「按:曆歷互通,古文作麻,北宋小字本《說文》日部:『麻象也,從日麻聲。』《史記》率作歷,五經中曆歷互見,楊校非。」按《易•革》:「君子以治歷明時。」王弻注:「歷數時會,存乎變也。」《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聖人慎守日月之數,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時之順逆,謂之歷;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濁,謂之律也。律居陰而治陽,歷居陽而治陰。律歷迭相治也,其間不容髮。」又《史記•歷書》:「紬績日分。」索隱:「紬績者,以言造歷算運者,猶若女工緝而織之也。」此當為彥和「紬」之所本。則作「歷」義長。《隋書•文帝紀》:「班歷於突厥。」

  夫子閔王道之缺。

  黃本「夫子」前有「昔者」二字,黃校:「二字從《御覽》增。」「紀評曰:「『昔者』二字不必增。」范校:「黃云:案馮本無『昔者』,校云:『夫子上《御覽》有昔者二字。』鈴木云:諸本皆無『昔者』二字。」《附校》:「『昔者』二字有;『閔』作『慜』。」《校證》:「『昔者』二字原無,馮校云:……何校同。馮本、日本刊本、黃本俱從《御覽》增。案《史略》五亦有此二字。」又:「『缺』《史略》作『闕』。」《考異》:「按:從《御覽》增『昔者』是;慜,《廣韻》聰也,與閔別。《正字通》,慜閔互通者非,《御覽》作『慜』者非。」《義證》引金毓黻《文心雕龍史傳篇疏證》:「本文『昔者』二字,潮陽鄭氏據《御覽》增入,今通行本無之。愚意應從通行本,文義乃順。」按紀說是。上文敘唐虞、夏商、周之姬公、平王,次及夫子,何「昔者」之有。

  於是就大師以正雅頌。

  「大師」,黃本作「太師」。《附校》:「『太』作『大』。」《校注》:「『太』,《御覽》六百四、《史略》五引作『大』;弘治本、活字本、汪本、張本、兩京本、王批本、《續文選》、文津本同。按『大』字是,讀若泰。《論語•八佾》作『大』。」《補正》:「《三國志•魏書•文帝紀》:『(黃初二年詔)昔仲尼資大聖之才,……因魯史而制《春秋》,就太師而正《雅》《頌》。』范甯《春秋穀梁傳序》:『于是就大師而正雅頌,因魯史而修《春秋》。……舉得失以彰黜陟,明成敗以著勸誡。』」《考異》:「按:大、太古通,經史太率作大,如大極、大宰,論語大廟、大師皆讀如太也。」

  徵存亡以摽勸戒。

  「摽」,黃本作「標」。《校注》:「『摽』當改作『標』。」《彙校》:「『摽』,《御覽》作『標』。按作『標』是。」按摽標通,毋需改。

  然睿旨存亡幽隱,經文婉約。

  「存亡」,黃校:「二字衍。(隱)胡本作『祕』。」范校:「孫云:《御覽》六百四作『然叡旨幽祕,經文婉約』。」范注:「『存亡』二字衍,應刪。」《校證》:「『睿旨』下原有『存亡』二字,徐云:『《御覽》作「睿旨幽秘,經文婉約」,無「存亡」二字,為是。』梅云:『二字衍。』黃丕烈云:『案馮本(指馮舒校本)「存亡」校云:「各本衍此二字,功甫本無。」此亦誤衍,《御覽》亦無。』案《史略》亦無此二字,今據刪。」又:「『隱』胡孝轅本、《御覽》、《史略》作『祕』。」《校注》:「按《御覽》、《史略》引並作『然叡旨幽祕』,是也。『存亡』二字,蓋涉上文誤衍。《續文選》無『存亡』二字。」按《北齐书•文宣帝纪》:「圖諜潛蘊,千祀彰明,嘉禎幽祕,一朝紛委。」從《御覽》刪、改。

  丘明同時。

  范校:「孫云:《御覽》(時)作『恥』。」《校注》:「『時』,《御覽》、《史略》引作『恥』。徐??云:『時當作恥。』按《史記•十二諸侯表序》:『(孔子)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漢書•藝文志》:『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以魯周公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與左丘明觀其史記,……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論本事而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說經也。』杜預《春秋左氏傳集解序》:『左丘明受經於仲尼。』據此,當作『時』無疑,故繼云『實得微言』也。《御覽》、《史略》引作『恥』者,蓋涉《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之文而致誤耳。《文章辨體彙選》引作『時』。」按楊說是。

  轉受經旨。

  《附校》:「『受』作『授』。」《考異》:「按:受,承也,《論語》:『君子不可以不知而可大受也。』授、付也。《詩•鄭風》(緇衣):『還予授子之粲兮。』《御覽》非。」

  以授其後,實聖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

  「其」,黃本作「於」。《校證》:「元本、馮本、汪本、佘本、張之象本、兩京本、王惟儉本『於』作『其』。馮校云:『《御覽》作其。』」又:「《史通•六家》篇用此文,作:『傳者,轉也;轉受經旨,以授後人,信聖人之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

  至從橫之世。

  黃本「至」前有「及」字,黃校:「『及』字從《御覽》增。」《校證》:「『及』字原無,何校本、黃本從《御覽》增。馮校云:『至上《御覽》有及字。』案《史略》有『及』字。」《彙校》:「《御覽》作『及至縱橫之世』。按:有『及』字較勝。『從』字亦當據《御覽》改。」按從、縱通。《楚辭•天問》:「天式從橫。」王逸注:「言天法有善惡陰陽從橫之道。」又《哀時命》:「冠崔嵬而切雲兮,劍淋離而從橫。」《九懷•匡機》:「菌閣兮蕙樓,觀道兮從橫。」《九懷•尊嘉》:「余悲兮蘭生,委積兮從橫。」《史記•吳起列傳》:「破馳說之言從橫者。」《蘇秦列傳》:「夫衡人者。」索隱:「衡人即遊說從橫之士也。東西為橫,南北為從。秦地形東西橫長,故張儀相秦,為秦連橫。」《漢書•藝文志》:「右從橫十二家,百七篇。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顓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又《敘傳》:「囂問彪曰:『往者周亡,戰國並爭,天下分裂,數世然後乃定,其抑者從橫之事複起於今乎?將承運迭興在於一人也?願先生論之。』對曰:周之廢興與漢異。昔周立爵五等,諸侯從政,本根既微,枝葉強大,故其末流有從橫之事,其勢然也。」則作「從」亦是,從《御覽》補「及」字。

  蓋錄而弗敘,故節簡而為名也。

  「節」,黃本作「即」。范校:「孫云《御覽》(弗)作『不』,無『而』字。」《附校》:「『弗敘』作『不序』,『而』字無。」《校注》:「《御覽》、《戰國策校注後敘》、《史略》引,『弗』作『不』;下『而』字無。『即』,元本、弘治本、汪本、佘本、張本、兩京本、何本、胡本、梅本、淩本、合刻本、梁本、祕書本、謝鈔本、別解本、增訂別解本、清謹軒本、尚古本、岡本、王本、張松孫本、鄭藏鈔本、崇文本作『節』。馮舒校改『節』為『即』,王批本、四庫本剜改為『即』。按《史通•六家》篇:『夫謂之策者,蓋錄而不序,故即簡以為名。』文即本此。『弗』『不』義同。下『而』字當有,《史通》『以』字可證;元本等作『節』,乃形近之誤。《續文選》作『即』。」按從黃本改。

  爰及太史談。

  范校:「孫云:《御覽》無『太』字。」《校注》:「《御覽》、《史略》引無『太』字;《續文選》同。按無『太』字是。稱司馬談為史談,與稱司馬遷為史遷同。」按《史記•太史公自序》:「故太史談云『予之先人,周之太史』,蓋或得其實也。」則作「太史談」亦通,毋需改。

  子長繼至。

  「至」,黃本作「志」,黃校:「元作『至』,胡改。」范校:「孫云:《御覽》作『志』。」《校證》:「『志』原作『至』。梅據胡孝轅本改,馮校云:『至《御覽》作志。』案《史略》亦作『志』。」《校注》:「按《御覽》、《史略》引,正作『志』。何本作『志』。《禮記•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繼志』二字出此。」《考異》:「按:『志』字是,言子長繼父志為書也。」按《禮記•學記》:「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蓋子以繼志嗣訓為孝。」又按《史記•太史公自序》:「子遷適使反,見父於河洛之間。太史公執遷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複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稱誦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風,達太王王季之思慮,爰及公劉,以尊后稷也。幽厲之後,王道缺,禮樂衰,孔子脩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作「志」是,從《御覽》、黃本改。

  甄序帝勣。

  范校:「孫云:《御覽》作『續』。」《校注》:「『勣』,宋本《御覽》六百四引作『續』,合字本、喜多本、鮑本並作『績』。按勣、績古今字。然以《封禪篇贊》『封勒字勣』例之,則此亦當作『勣』,前後始能一律。」《校證》:「《史略》、明鈔本《御覽》、銅活字本《御覽》『勣』作『續』。宋本《御覽》誤作『續』。」《考異》:「按:勣、《玉篇》功也,通作績。」

  則文非元聖。

  黃本同,《義證》作「玄聖」。《校證》:「『玄聖』,原作『元聖』,今改。說已詳《原道》篇。」《義證》引《疏證》:「《後漢書•班彪傳》附子固《典引》篇,有曰:『故先命玄聖,使綴學立制。』注:『玄聖,謂孔丘也。《春秋演孔圖》曰:孔子母徵在夢感黑帝而生,故曰玄聖。』……《春秋》為孔子所作,故可題以經號。《史記》之文,由遷所作,不敢比擬孔子,故曰:『文非玄聖。』按明刊本及今本皆作『元聖』者,蓋由清人諱『玄』而改。」按《尚書•湯誥》:「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則此處作「元聖」亦通。

  亦宏稱。

  黃本句後有「也」字,黃校:「元脫,謝補。」范校:「孫云:《御覽》有『也』字。」《校證》:「『也』字原脫,梅據謝補。徐校亦補。按王惟儉本、《御覽》、《史略》正有『也』字。」《校注》:「按謝補是也。《御覽》、《史略》引,正有『也』字。張本、何本、訓故本、梁本、謝鈔本亦並有之;《續文選》同。」《彙校》:「按:有『也』字語勝。」按據《御覽》、黃本補。

  故本紀以述皇王,列傳以總侯伯。

  范注:「《史記》本紀十二,世家三十,列傳七十,書八,表十,共一百三十篇。本篇不言世家,恐有脫誤。疑當據班彪《史記論》作:『本紀以述帝王,(《史記》首列五帝本紀。三皇本紀,司馬貞補撰。)世家以總公侯,(《自序》謂三十輻,共一轂,此總字所取義。)列傳以錄卿士。』文始完具。」《義證》引《疏證》:「班彪《略論》云:『司馬遷序帝王則曰本紀,公侯傳國則曰世家,卿士特起則曰列傳。』彪以本紀、世家、列傳三者並舉,當為劉勰所本。……蓋本書文有脫誤使然,否則『列傳以總伯侯』,語不可通。又遺世家而不舉,果何說耶?」《考異》:「按:范注可從。」按《後漢書•班彪傳》:「其《略論》曰:……太史令司馬遷采《左氏》、《國語》,刪《世本》、《戰國策》,據楚、漢列國時事,上自黃帝,下訖獲麟,作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百三十篇。……序帝王則曰本紀,公侯傳國則曰世家,卿士特起則曰列傳。」《史通•世家》篇:「司馬遷之記諸國也,其編次之體,與本紀不殊。蓋欲抑彼諸侯,異乎天子,故假以他稱,名為世家。」《漢書》「不為世家,惟紀、傳而已」《略論》者,蓋秦漢以降,已無如齊楚之諸侯也。聯繫後文「叔皮論之詳矣」,則此處實應據《略論》補之。且「列傳以總侯伯」與《史記》體例不合。依范注改。惟「伯」字應留,伯為五等爵之三,且春秋五伯,《史記》亦入《世家》。

  博雅弘辨之才。

《校證》:「『辯』馮本、兩京本、王惟儉本、清謹軒鈔本作『辨』。」

  觀司馬遷之辭。

  范校:「孫云:《御覽》作『史遷』。」《校釋》:「『司馬遷』《御覽》作『史遷』是。」《校注》:「『司馬遷』,《御覽》、《史略》引作『史遷』;《續文選》同。按作『史遷』是也。下文正作『史遷』。《封禪》篇『是史遷八書』,《書記》篇『觀史遷之報任安』,《時序》篇『於是史遷壽王之徒』,《知音》篇『乃稱史遷著書』,並作『史遷』,可證。」《考異》:「按:從《御覽》是。」按從《御覽》改。

  遺親攘美之罪。

  「美」,范校:「孫云:《御覽》作『善』。」按美亦善也。

  及史遷各傳,人始區詳而易覽。

  《校注》:「梅慶生天啓二年重修本『始』下有區別二字(品排刻,當係就原版剜改)。按今本語意欠明,確有脫文。以《論說》篇『八名區分』、《序志》篇『則囿別區分』例之,『區』下當補一『分』字,並於『分』下加豆。」《校釋》:「『區』下有脫字,天啓本補『別』字,疑當是『分』字。」

  班史立紀違經實。

  黃本「實」前有「失」字,黃校:「元脫,朱補。」《校注》:「按『班史』二字當乙。『史』謂史遷,『班』謂班固。下文『故張衡摘史班之舛濫』,正作『史班』。訓故本未倒,當據正。」《校證》:「『史班立紀,並違經失』。此二句原作『班史立紀,違經實』,梅據朱於『經』下補『失』字,徐校同。張之象本第二句作『並違經失』,王惟儉本作『史班立紀,並違經實』,義較長,今從之。」《義證》:「按仍以作『違經失實』為長。」按從楊說乙,據黃本補。

  武三首誓。

  「三」,黃本作「王」。《彙校》:「按:『三』為『王』之殘。」按范注:「《尚書•牧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作「王」是,從黃本改。

  張衡同史。

  「同」,黃本作「司」。《校證》:「元本、馮本、汪本、張之象本、兩京本『司』作『同』,涉下句而誤。」《考異》:「按:『司』字是。」《彙校》:「按:『司』是,『同』『司』形近致誤。」按《漢書•敘傳下》:「劉向司籍,九流以別。」又《隋書•經籍志三》:「古者司史,曆記前言往行、禍福存亡之道。」又《後漢書•張衡傳》:「及為侍中,上疏請得專事東觀,收撿遺文,畢力補綴。又條上司馬遷、班固所敘與典籍不合者十餘事。又以為王莽本傳但應載篡事而已,至於編年月,紀災祥,宜為元后本紀。」可為張衡司史之證,從黃本改。

  而惑同遷固。

  黃校:「黃云:案馮本或校云『或』謝本作『惑』。」《校證》:「元本、馮本、汪本、佘本、張之象本、兩京本作『或』。」《考異》:「按:『惑』字是,此譏平子欲為元后立紀也。」

  元年二后。

  「年二」,黃本作「帝王」,黃校:「元作『年二』,孫改。」范注引鈴木虎雄《校勘記》:「案梅本作『元平二后』。校云:『元作帝王,孫改。』張本亦作『平二』,嘉靖本作『年二』,『年』疑『平』字之訛。」《校證》:「『元平二后』,原作『元年二后』,梅從孫汝澄改為『元帝王后』,其六次本,又改作『元平二后』,張松孫本同,今從之。鈴木亦云:『年疑平字之譌。』」《義證》引《疏證》:「篇中『元帝王后』一語,別本作『元平二后』,意謂『帝王』二字與『平二』近似而訛。然《張衡傳》明言宜為《元后本紀》,自不含平后在內,別本似不可從。」《校注》:「按孫改與《後漢書•張衡傳》合。謝鈔本作『元帝皇后』,馮舒校『皇』為『王』。」按《漢書•元后傳》:「及王莽之興,由孝元后曆漢四世為天下母,饗國六十餘載,群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卒成新都。位號已移於天下。」又《外戚傳下》:「孝平王皇后,安漢公太傅大司馬莽女也。……后立歲余,平帝崩。莽立孝宣帝玄孫嬰為孺子,莽攝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三年,莽即真,以嬰為定安公,改皇太后號為定安公太后。……及漢兵誅莽,燔燒未央宮,后曰:『何面目以見漢家!』自投火中而死。」平后母儀天下日淺,不足以與元后比。《後漢書•張衡傳》只言「宜為元后本紀」,當以黃本為是,若益以「平后」,彥和豈厚誣古人者哉。從黃本改。

  何有於三后哉。

  「三」,黃本作「二」。范注:「《校勘記》:『案上文『元帝王后』若正,此『二后』之『二』字宜作『王』;此二字若正,上文『帝王』宜作『平二』。元平二后,謂元帝平帝二皇后也。』」《校注》:「『二后』,元本、弘治本、活字本、汪本、張本、兩京本、何本、胡本、合刻本、梁本、祕書本、謝鈔本、別解本、增訂別解本、尚古本、岡本作『三后』。徐??校『三』為『二』;馮舒云:『三后當作二后。』按作『二后』是。鈴木說,甚辨,其實非也。此乃總駁司馬遷、班固、張衡之辭,『二后』即《史》《漢》所立《呂后本紀》之呂后,及張衡欲為《元后本紀》之元后。本段上文『尋子弘雖偽,要當孝惠之嗣;孺子誠微,實繼平帝之體』,故以『二子可紀,何有於二后哉』作結語。既非專指王皇后一人,亦未包有平帝皇后在內也。」《考異》:「按:如『三』字是,似指呂后及元、平二后,如『二』字是,似指元、平二后;如『三』或作『王』字,則指元帝王后為是,若折衷而言,應從上文作『二后』為長也。」按《漢書•王莽傳上》:「平帝崩,……時元帝世絕,而宣帝曾孫有見王五人,列侯廣戚侯顯等四十八人,莽惡其長大,曰:『兄弟不得相為後。』乃選玄孫中最幼廣戚侯子嬰:年二歲,托以為卜相最吉,立之。」時元后尚在,則與呂后並為「二后」是。從黃本改。

  袁張所制。

  「制」,黃本作「製」。《校證》:「汪本、佘本、張之象本、兩京本、王惟儉本『製』作『制』。」按《說文》刀部:「制,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段注:「衣部曰:裁,製衣也;製,裁衣也。此裁之本義。此云:制,裁也,裁之引伸之義。古多假折為制。……《魯論》:片言可以制獄。古(古論語)作折獄。」《詩•豳風•東山》:「制彼衣裳。」《漢書•叔孫通傳》:「服短服,楚製。」顏注:「製,謂裁衣之形製。」二字同源。《文選》卷六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公所製《山居四時序》言之已詳。」此處作「製」義長。《王力古漢語字典》製字:「制多用於抽象製作、制裁。如《國語•晉語》二:『因驕以制人家。』而製多用於具體製造。今簡化為『制』。」

  偏駮不倫。

  「駮」,黃本作「駁」。《附校》:「『駁』作『駮』。」《彙校》:「《義證》引石壘《文心雕龍與佛教道義疏證》:『劉勰謂袁、張所制,偏駁不倫者,指袁山松《後漢書》、張瑩《後漢南記》而言也。』按從黃本改。」按駮通駁。《荀子•王霸》:「粹而王,駮而霸,無一焉而亡。」楊倞注:「駮,雜也。」

  司馬彪之詳實。

  黃本句前有「若」字,黃校:「『若』字從《御覽》增。」《附校》:「『若』字有,『詳』作『祥』。」《校證》:「『若』字原無,徐校補『若』字,馮校云:『司上《御覽》有若字。』何校同,黃本從《御覽》增。案《史略》、《玉海》四六有『若』字。」按從《御覽》、黃本補。

  華嶠之準當。

  《校證》:「《史略》『準』作『准』。」

  記傳互出。

  范校:「鈴木云:諸本作『記』,閔本作『紀』。孫云:《御覽》(互)作『並』。」《校證》:「王惟儉本、淩本『記』作『紀』。《御覽》《史略》『互』作『並』。」

  疏闊寡要。

  黃本句前有「或」字。黃校:「元脫,謝補。」范校:「孫云:《御覽》有『或』字。」《校證》:「『或』字原脫,梅據謝補,徐校亦補。案王惟儉本、《御覽》、《史略》有『或』字。」《校注》:「按《御覽》、《史略》引有『或』字。張本、何本、訓故本、梁本、謝鈔本並有之;《續文選》同。謝補是也。」《彙校》:「按『或』字當有,與上句一律。」按從《御覽》、黃本補。

  非妄至譽也。

  黃本無「至」字。《義證》引《訓故》:「《晉書》:陳壽,字承祚,蜀巴西人,歷官著作郎,撰魏、吳、蜀《三國志》。張華深善之,曰:當以《晉書》相付耳。無遷固之語。《華嶠傳》:嶠書成時,中書監荀勗等咸以嶠文直事核,有遷固風。」范注:「《晉書•陳壽傳》:『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張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此。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彥和謂『荀張比之於遷固』,張係張華,荀不知何人,豈(荀)勖嘗稱其書,既而又疾之耶﹖抑荀或是范之誤。范頵表言:『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或即彥和所指,非妄譽也。」《斟詮》:「《晉書•陳壽傳》:『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曰:『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戒,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豔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校注》:「按荀為何人,黄注缺如,范氏雖注亦未妥。《華陽國志•後賢志》:『陳壽……吳平後,壽乃鳩合三國史,著魏、吳、蜀三書六十五篇,號《三國志》。……品藻典雅。中書監荀勗、令張華深愛之,以班固、史遷不足方也。』即此文所本。則荀為荀勗無疑。」《疏證》:「案劉勰謂其『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即本之《華陽國志》。……惟荀、張二氏常稱華嶠之書文質事核,有遷、固之規,不應於壽同持斯論。二者或有一誤,然必咎在常璩,而與劉勰無涉。」《校證》:「汪本、馮本、佘本、張之象本『妄』下有『至』字。謝、徐校移『至』字於下句『於』上。……今案范謂『荀』為『范』之誤,不可從。」《考異》:「梅本、淩本、黃本並無『至』字。」《彙校》:「《御覽》無『至』字。按謝、徐校移是。」按從《御覽》、黃本刪。

  於晉代之書。

  黃本句前有「至」字。《校證》:「汪本、馮本、佘本、張之象本無『至』字,謝移上句『至』字增補。」《彙校》:「《御覽》在『於』上有『至』字。按有『至』字是。」據《御覽》、黃本增。

  繫乎著作。

  「繫」,黃本作「繁」。范注:「《校勘記》:『繁』當作『繫』,字誤也。諸本作『繫』。」《校證》:「舊本『繁』作『繫』。黃本改。鈴木曰:……金毓黼先生曰:『繁字亦通,唐修《晉書》以前,《晉書》有十八家之多,可謂繁矣。』」《義證》引《疏證》:「明刊本『繁』字作『繫』,校勘諸家多以『繁』為誤字。愚謂此文有兩釋義;一謂晉代之書繫乎著作者,晉代以著作郎、著作佐郎任修史之責。……一曰諸家所修之晉史甚繁。如唐修《晉書》以前晉史有十八家之多,……然(劉勰)所舉晉代作者,僅陸、王、干、孫四家,一如所舉撰後漢史諸家之例,然不害其為作者之繁。由是言之,則今本『繁』字,亦未見其必為誤也。」《考異》:「按:繫、繁並通。」按范注:「《晉書•職官志》:『元康二年詔曰:著作舊屬中書,而祕書既典文籍,今改中書著作為祕書著作。於是改隸祕書省。著作郎一人,謂之大著作郎,專掌史任。又置佐著作郎八人,著作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史通•史官建置》篇:『若中朝之華嶠,陳壽,陸機,束皙,江左之王隱,虞預,干寶,孫盛,並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選也。』」則此處作「繫」義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