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近現代學術思想史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9-05-12原載於《歷史學》2009年第1期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9761

[摘 要]顧頡剛先生著名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說,在中西方學界有很大的影響。此說的思想淵源比較廣泛,所論問題也與今古文經學上的“公案”有關,受胡適的影響較深。仔細分析顧先生的“層累說”,其特別之處在於根據《詩經》中的史詩來分析古史,以禹為“截斷眾流”的關鍵點,而不采信傳統的《尚書》等文獻;其目的則是要從文獻出發,構建系統的東周以來的信史。根據近來公佈的竹簡《子羔》篇、《容成氏》篇和公盟銘文、新蔡楚墓竹簡等出土文獻,可以發現顧先生的“層累說”中的許多觀點存在問題;他對於《詩經》中所提及的禹之分析,也存在史料選擇和解釋上的疑問,故其“層累說”恐難成立。不過顧先生探索中國系統信史起點的這種學術自覺,仍然是很有學術意義的。

[關鍵字]顧頡剛;古史辨;“層累說”;上博簡;公盈;新蔡簡
[作者簡介]李銳,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北京100875)。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8487
2008-12-04 《历史学》2008年第3期

摘要:文章旨在就顾颉刚先生《古史辨》第一册的生产语境与编纂形式对《古史辨》进行重新解读。语境分析部分,由顾颉刚、胡适和钱玄同据书信讨论构成的学者小社群,进而到“古史辨”派与其反对者的论争,随着语境分析的扩大,从而呈现理解《古史辨》的不同维度。此外,笔者认为编纂形式本身亦可视作一种文本,而《古史辨》以书信体为主的编纂形式则极具编纂者的良苦用心,对这种独特的编纂形式的解读或可透露出零星隐秘的信息。

关键词:顾颉刚/《古史辨》/语境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8-02-20-35665.htm

张其昀,字晓峰,浙江鄞县人氏,生于1901年11月9日,卒于1985年8月26日,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地学家、教育家。张其昀的曾祖与祖父两代都是前清举人,父亲张兆林秉承父祖遗志,安贫乐道,一生致力于乡邦教育和文化建设。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地影响了张其昀的志趣与品性,纵观他的一生,从求学、治学、教学到办学,都与"学"字结缘,涉足政坛后,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之暇,仍笔耕不辍,身后留下了以千万字计的著述,其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教育理念至今仍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学术界对于张其昀的研究在他生前就已展开。早在1982年,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就出版了由潘维和主编的《张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该书首次对张其昀的生平和学术成就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整理和总结。此后,中国文化大学又在1986年和2000年分别出版了《张其昀先生纪念文集》、《张其昀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由张其昀的弟子宋晞执笔的《张其昀先生传略》,也于2000年由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日前,内地也出版了一部相关的人物传记,即王永太著的《凤鸣华冈--张其昀传》,该书作为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相关的研究论文并不多见,目前学界对张其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地学术领域,现统计如下:何方昱的《学人、媒介与国家:以<�思想与时代>月刊创刊为中心(1940-1948)》(《史林》,2007年第一期);钱茂伟的《现代浙东学人张其昀的史地学成就》(《浙东文化研究集刊》,2005年第二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王永太的《张其昀与<�遵义新志>》(《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二期);颜士之、许为民的《张其昀史地结合思想与浙江大学史地系办学特色》(《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三期);韩光辉的《张其昀及其历史地理学贡献》(《中国科技史料》,1997年第一期);以及刘盛佳的《张其昀的地理思想和学术成就》(《地理学报》,1993年第四期)。此外,石武的《张其昀主编<�中文大辞典>》(《社会科学》,1981年第二期),王骧的《张其昀编写的地理教科书》(《民国春秋》,1994年第一期)等,对他的一些著述做了简要介绍。

二十多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张其昀的生平、学术成就予以分析、评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这位现代浙东学人逐渐为国人所熟悉。对近二十年的张其昀研究做一次梳理、归纳和分析,不仅有助于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深化已有的研究课题、开拓新领域,对当前的相关学术的发展,尤其是历史、地理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wjfwj/2007-12-17-35659.htm

吕思勉先生自述8岁起即和史学发生关系,13岁起读梁启超的文章,治学的道路实受康、梁的影响,虽父师不逮。先生在世时,不喜张扬,淡泊自定,远离名利之场,但其孜孜以求的业绩早为学界通人看重。1945年,顾颉刚盘点已编著出版的新式通史不下四五十部,看得上眼的有七部,吕先生一人独占两席。推至四年前,吕先生已经完成了两部大学和四部中学通史教材的编著。吕氏教本不断被再版重印,在国内教育界拥有广泛的影响。此时58岁,自述把全部《二十四史》从头至尾至少阅读过两遍以上,系统读完正续《通鉴》、“三通”的时间要更早些,由此被前辈誉为史界传奇。

吕先生离世50年后,1000万字的遗著、遗文大部分都获得了重印出版,另有一些未刊的文字亦在整理之中。历史待我们总究还是宽厚的。先生的学术成就终于得到了如实的肯定,值得欣慰。如何准确估计和透彻认识“思勉人文学术”的独特价值,真正把先生毕生凝聚的学术精神和治学路径学到手,正是作为学术后辈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不揣浅陋,兹就吕先生的学术创造与“新史学”的关系,以及“思勉人文学术”的特点,略抒己见,以纪念先生逝世50周年。

梁启超构建新式中国通史理想的实现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sxlwj/2007-03-12-35490.htm

摘要:姚锡光是晚清政坛经历较为复杂的封建官僚,所著的《东方兵事纪略》,是最早全面记载甲午战争全过程,充满爱国思想的纪事本末体史书。这部书的学术影响十分巨大,后世治甲午战争史的学者奉之为圭臬,故有必要梳理它的思想内涵、编纂特色和学术影响。

关键词: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 思想内涵 学术影响 史料价值

姚锡光是晚清政坛经历较为复杂的封建官僚,政声、业绩虽不能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中兴名臣相比肩,然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东方兵事纪略》、《东瀛学校举概》、《筹藏刍议》、《筹蒙刍议》、《姚锡光日记》等,这些著作对军事、教育、民族问题都有不俗的见解。可惜,由于晚清人物众多,学术界尚无人对其做专门研究。本文拟对姚锡光的生平做初步的梳理,重点研究《东方兵事纪略》的思想内涵、编纂特色和学术影响,不妥之处,敬祈赐教。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xglwj/2007-03-02-35480.htm

内容提要: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20年代中期,胡适主要是对西方在华教会教育的宗教性和非教育性进行批判,主张教会教育要进行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利益的变革;从20年代后期开始,他转而对教会教育作了全面肯定。文章结合教会教育对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发展所起的两重性作用,认为胡适从科学理性精神和全盘西化观立场出发对教会教育所作的评价,既有合理、符合历史事实的方面,也存在非历史主义和抹煞教会教育殖民侵略性的方面。
关键词:胡适 近现代中国 教会教育

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学术界对胡适的教育思想研究在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他的有关近现代中国西方教会教育的思想却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胡适对中国近现代西方教会教育的认识,有一个由侧重对教会教育的批判到对教会教育作全面肯定的转变过程。胡适对教会教育认识的这种转变,既是由于教会教育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史上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也是由其科学理性精神和他的历史观及全盘西化的文化观所决定的。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sxlwj/2007-01-23-35434.htm

摘要:进化史观的传播,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二十世纪后,摆脱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史,成为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的历程中,出现了象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章太炎的《清儒》、《学隐》、《学变》等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做较为系统的分析,兼顾对其他用新观点写出的学术史著作进行阐释。

关键词:进化史观 《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 章节体学术史

一定的学术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总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戊戌变法的失败,反映到学术领域就是“采西学新说”以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出现了象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章太炎的《清儒》、《学隐》、《学变》等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hfxwj/2007-01-09-35412.htm

《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陈以爱著,台湾政治大学1999年版,另有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清华国学研究院纪事》孙敦恒著,载《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

在近年学术界颇为趋热的二十世纪学术史回顾与研究中,有关现代高校人文学术研究机构、尤其是北大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讨论,始终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方面固然与两校在现代教育史上的特殊地位有关,但更主要的,显然是因其在中国现代学术制度创建过程中确起有某种开风气、示规模的作用之故。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cywj/2006-12-21-35394.htm

【提 要】 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大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名作。钱穆主要是从宋学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学术,提出了清代汉学渊源于宋学,“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的著名论断。由于钱穆治清代学术史主要以昂扬宋学精神为主旨,所以他在评价和判识清代学人学术思想的高下深浅时,就贯穿了一条是否有志经世、是否心系天下安危的宋学精神为其评判标准的。
【关键词】 清代学术史 钱穆 宋学 汉学

近人研究清代学术史较早者,首推章太炎。章氏撰有《清儒》一篇,对清代学术的发展变迁作了提要钩玄式的概括,可谓是近代总结清代学术史的开山之作。稍后的刘师培著《南北考证学不同论》、《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对清代学术作了富有价值的总结。继章、刘之后对清代学术史研究最有成就者,当推梁启超。1904年,梁氏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近世之学术》一文,这是他治清代学术史的发轫。不过这时的梁启超对清代学术的评价不高,认为“有清一代之学术,大抵述而不作,学而不思,故可谓之为思想最衰时代”。[1]这与他后来在《清代学术概论》“自序二”中,把清* 据学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并称为我国五大学术思潮的评价截然不同。梁启超晚年从政坛上退隐下来,致力于清代学术史研究,1920年写成的《清代学术概论》, 1923年至1925年间完成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治清代学术史最负盛名的两部力作,集中体现了他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水平。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6-10-19-35321.htm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到1911年大清帝国灭亡以前的十几间,是梁启超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对变法维新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反思,从对老师康有为思想的简单模仿与传播中转到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在这个期间,梁启超的重要著述活动是给《新民丛报》写保皇立宪的政论文章,以及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他的一些人物传记,他的传记有两类:西方政治家的传记,中国政治家的传记。对中国人物的传记又可粗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当代政治家,如李鸿章、康有为及后来成书的“戊戌六君子”;第二类是古代的凿空、拓边、卫国者,如张骞、班超、郑和、袁崇焕等;第三类是古代的改革家,如管子、王安石。梁启超在第一类和第三类中国人物的传记中倾注了巨大的心力和情感,管子、王安石与李鸿章、康有为,形成鲜明之对比,光彩之辉映。辛亥革命以后的梁启超顺着另一思路,即“纯”学术的思路进行了他的学术研究。其中的重要成果《先秦政治思想史》(1922年出版),是他戊戌以后辛亥以前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总结。他在该书自序中说:

启超治中国政治思想,盖在二十年前,于所谓《新民丛报》、《国民报》等,常作断片的发表。虽大致无以甚异于今日之所怀,然粗疏偏宕,恒所弗免。今春承北京政法专门学校之招,讲先秦政治思想,四次而毕。略赓前绪而已。(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自序》,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

显然,他自认他在该书中所表述的思想“大致无以甚异于今日之所怀”,此书不过“略赓前绪而已”。那么二十年前他著述中的问题,不过有些“粗疏偏宕”。粗疏,是指不够系统,有些零乱;偏宕,是什么,就很难说了,笔者认为可能是他自认立宪保皇、所招致的非议,有自我辩解之嫌。当时已是民国十一年,共和制度已成定局,他本人也曾经历了护国之役和宣统复辟。所谓“偏宕”是出于对自己二十年前思想的检讨,还是在国人面前,表示自己对民主共和的诚意,也不得而知。我们要看到的是,梁启超对先秦政治思想的总结在基本思路上与二十年前没有大的差别。所以我们除去他“君主立宪 ”的政治主张上的前后差异,在对传统思想的理解、认识上,这二十年是一脉相承的。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6-05-18-35072.htm

边城冬日,北风苦寒,岁暮鲜欢。友人见我落寞,借与我一册沈卫威先生的新著《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猫头鹰学术文丛”之一。我欣然持归,翻读不辍,又随手记下读书心得,聊作书评。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面对百年来聚讼纷纭的文化史现象,历史似乎提供了某种契机,让人们有可能心平气和地重新估量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脉络。然而,梳理“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现代文化保守主义,一向是个出力不讨好的课题:其一,前人较少涉猎,或者说不屑于此,至今人们还不能完全摆脱一系列正反价值二元互斥的对立思维模式;其二,从杜亚泉、林纾、梁氏父子,到“学衡派”、“甲寅派”,不仅人数众多,各为派系。若想面面俱到而又摆脱成见,难度之大,恰如作者所言“因对象的丰富、复杂,而难以运作”。于是,作者缩小范围,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个案化,着重探讨“学衡派”。应当说,这一思路体现了本书作者沈卫威独特的学术眼光和良好的学风。

记得是在九年前,北大乐黛云先生 “ 重估《学衡》”的迫切呼喊,其实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应有注意。人们虽然也把学衡派纳入思想史、学术史的反思范围内,但认识难免朦胧浮泛,不甚了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界对学衡派的无知。我以为,首先应当重新认识新文化运动中“文言、白话之争”的历史真相,并给予它恰如其分的创造性的阐释。如若不能,我们很难对学衡派的范围、代表人物、思想特征、历史评价等较深层次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更谈不上学术新领域的开拓。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6-04-26-35013.htm

在民国初年的中国学术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开风气之作,基本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的新学术典范,这是学界大致的共识。从今天的眼光看,胡适所为兼顾了继往开来的性质:从胡适个人的学问讲,他显然是继往的东西多;从胡适的时代言,则又是开来的成分重。当时学术上继往部分超过胡适的比比皆是,而开来则无人能过之。不过,胡适最初是因提倡白话文而在社会上「暴得大名」,这并不意味着他同时在上层精英学术领域内已树立起自己的地位。他在其任教的北京大学取得为许多学人所认可的领先学术地位,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注:参见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197-247页)。在这一方面,胡适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立刻一鸣惊人。北大早期学生毛以亨回忆说,胡适到北大,「未曾一炮打响」。「胡先生在北大,于初到后数日,即于某晚在大礼堂讲墨学,到者百余人,反应不甚良好。我与傅斯年曾去听讲,回来觉得类于外国汉学家之讲中国学问。曾有许多观点,为我们所未想到,但究未见其大,且未合中国人之人生日用标准。胡先生后来在北大研究所,与马叙伦同任中国哲学讲[导?]师。马氏担任老庄,而胡氏则指导墨学。马氏首言,欲讲名法,不可不先讲老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而当时之胡先生,口才亦不甚好,遂使研究员十六人中,十五人皆随马氏研老庄。当时哲学系,班长为赵健,觉得不好意思,乃声称愿随胡先生研墨经,「藉以解围」。(注:毛以亨:《初到北大的胡适》,原载香港《天文台》,承王泛森先生提供复印件,特此致谢)毛氏与胡不甚相得,晚年记忆,或有不精确处,但揆诸其它信息,此言与事实相去不会太远。

不仅学生开始不甚欢迎,胡适还面临着同事的挑战。他在给一年级讲中国哲学史时,就有先来的老师认为胡适不通。冯友兰在1962年回忆他当年在北大哲学门上课时的情景说:胡适所发的讲义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教三年级中国哲学史的老师陈汉章在课堂上拿着胡的讲义「笑不可抑」地说:「我说胡适不通,果然不通。只看他的讲义的名字就知道他不通。哲学史就是哲学的大纲,现在又有哲学史大纲,岂不成为大纲的大纲?不通之至。」(注:本段及下段皆参见冯友兰《五四前的北大和五四后的清华》,全国政协文史数据委员会编《文史数据选辑》34辑,4页)。冯友兰的这段回忆是要说明当时在「哲学史」课程上的新旧观念转换,他在此文中并叙述说,在陈汉章之前是陈黻宸讲中国哲学史,「从前三皇、后五帝讲起,每星期四小时,讲了一个学期才讲到周公。我们问他,像这样讲,甚么时候可以讲完。他说: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要讲完一句话就可以讲完。要讲不完就是讲不完。」后来才是陈汉章接着讲,基本上就是《宋元学案》、《明儒学案》那一套"。到冯友兰晚年所撰的回忆录《三松堂自序》中,这两个故事再次出现,原来所述二陈的话均在,仅文字小有歧异,而均隐其名(注: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200页)。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lxqwj/2006-04-13-34984.htm

提要:刘师培是晚清经学研究的重镇,刘家世代以研究《左传》而饮誉学林。本文拟集中探析刘师培前期的《左氏》学研究,以“问题”为中心,从三个层次梳理刘师培研究《左传》的学术成就:一、先秦诸子述《左传》;二、《左氏》学行于西汉;三、《春秋》三传的先后关系;最后概述刘师培治《左氏》的学术方法以及评价他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春秋 ;左传; 刘师培 ;中国近代学术史

《左传》的学术命运,往往与今古文经之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左传》传不传《春秋》,《左传》是不是刘歆伪造,一直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大疑案。自汉刘歆倡古文经学之后,古文学日盛。由于刘歆的努力,《左传》曾在王莽时一度立于学官,至东汉又曾立于学官,旋即被废。但是东汉末以降至隋唐,古文经学终于成为学术的主流,《左传》“传”《春秋》的合法地位得到了确立。从此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左传》是否为刘歆伪造,讨论的人愈来愈少[1]。至清代今文经学兴起,常州公羊学派的刘逢禄撰《左氏春秋考证》一书,他站在今文学的立场上对《左传》提出全面的质疑,“而近儒刘氏申受,作《左氏春秋考证》,谓《左传》‘《书》日’之文,皆刘歆所增益。即桐城姚氏姬传《九经说》,亦以《左传》全书,吴起之伦,各以私意附会”[2]。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久已熄迹的今古文之争因此书而死诙复燃。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6-04-07-34970.htm

王国维(1877-1927)与傅斯年(1896-1950)出生时间相差将近二十年,一位是清代遗老,一位是五四青年;一位声嘶力竭提倡保护传统文化的价值,一位是近代反传统的健将。他们的社会角色截然不同,他们的著作却有著相当微妙的关联。

这篇短文便想探讨王国维与傅斯年之间思想学术上的连系。我将先简略地介绍他们对学问的看法及对俗文学的态度,然后以王国维的古史观,尤其是《殷周制度论》与傅斯年《夷夏东西说》的关系为重心进行讨论。在傅斯年的已刊及未刊文稿中,并未以专文方式讨论过王国维,这就使得后人要考索这一层因缘变得相当困难。本文主要是透过傅氏藏书中对王氏著作的一些眉批来进行探索。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lyfwj/2006-04-01-34949.htm

[摘要] 章太炎是晚清民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其思考往往超越时代,即使到今天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譬如他对“外熏”与“法自在性”的关系的思考便暗合当下学界对外缘现代性与自发现代性的划分。本文着重梳理章太炎对学术与政见、“独”与“群”、“外熏”与“法自在性”的关系以及对个性、道德等论题的深刻思考,以期对当下的思想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学术与政见;独与群;个性;道德;“外熏”与“法自在性”

一、学术与政见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xglwj/2006-04-01-34951.htm

摘要:伦理革命是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和中心内容;陈独秀伦理思想的来源主要是西方近代的民主主义、功利主义和进化伦理观;陈独秀的伦理思想在继承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又对此作了发展。他的伦理革命观具有时代意义和贡献,然而,其思想体系又存在着许多逻辑上的悖论和混乱。

关键词: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前期;伦理革命

新文化运动前期(以“五四”为分界线),陈独秀提出了“伦理革命”的口号,[1] 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大力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伦理道德。以往,学术界对陈独秀伦理思想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和分析陈独秀批判儒家伦理道德和传播西方近代伦理道德的具体内容及其反封建意义,而且,研究的力度不够。[2] 本文不拟对陈独秀“伦理革命”的思想作全面研究,只就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思想来源和在近代中国伦理变革中的历史定位这三个学术界研究不够或较少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