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列傳編排順序的討論
《史記會注考證》引述趙翼提出司馬遷編寫〈列傳〉,為隨邊隨得的說法,並沒有結構上整體安排的深意存在,試問身為閱讀者的我們,可否同意此說?《史記評林》與《歷代名家評史記》又有哪些相關的見解?閱讀後對於哪種觀點較能接受?

◎梁玉繩論〈伯夷列傳〉十大不可信
瀧川徵引梁玉繩討論〈伯夷列傳〉敘述十大不可信的論點,試問如何看待梁玉繩的考訂?對他所舉的論據,您同意嗎?對於「歷史考據」,由〈伯夷列傳〉的閱讀,可以有怎樣的體會?

◎司馬遷的疑問,如何以自問自答形式傳達給讀者
司馬遷引述「說者曰」議論許由等人諸事,看似發出了疑問,自己登上箕山後引孔子之說,又對許由等人事蹟發出疑問,為何將許由與伯夷吳太伯分為不同的群體?兩段的疑問,其實是司馬遷的自問自答?

◎司馬遷的現身,由哪開始?論述至哪邊結束?
太史公曰登箕山後,引述孔子稱揚伯夷等的言語,又解說其傳,試問「太史公曰」的論說,應至哪邊結束?「文辭不少概見,何哉?」或「由此觀之,怨耶?非耶?」亦或直至全傳結束?請略舉自己觀點與依據。

◎「其傳曰」的「傳」,性質如何?
「其傳曰」該斷到哪邊結束?「餓死於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非邪?」可視為司馬遷自己的提問?該如何理解這段的敘述結構?參照北京中華書局的斷句結構,可否自行重新標點,形成自己理解後的〈伯夷列傳〉?

◎司馬遷對於人道與天道的看法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此段引文出自《老子》。此段解說包括伯夷與顏回最終餓死,對上盜蹠與近世操行不軌的「善終」之例。最後司馬遷發出「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的看法,對於人道與天道,司馬遷懷疑了嗎?試論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