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伯夷列傳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此次的閱讀,讓我稍微瞭解到司馬遷對於撰寫〈伯夷列傳〉的苦心。此次的報告形式希望以札記來呈現自己對於「伯夷怨或不怨」的議題上。在此,就以我自己讀〈伯夷列傳〉的心得來一一說明。初看此篇文章,感覺上像是探討體例的問題,因瀧川龜太郎的註引用近代各家對於伯夷是否可列於傳首,而司馬遷在書中也大量引用孔子與自己的說法下去佐證對於伯夷、叔齊的問題上。另外,司馬遷在文中引用「怨」字,除了替伯夷、叔齊說明他們可貴的德行,另舉出「天道」之意,在此文中,司馬遷一直以「天道觀」來敘說伯夷、叔齊、盜蹠、顏回等人的功過,並闡明自己對於伯夷、叔齊的看法。首先就以伯夷、叔齊是否真餓於首陽山來說,司馬遷認為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並隱居於首陽山,且在首陽山食采薇最後因此而死。但村尾元融有提出自己的考證:

「義不食周之粟,謂不仕周而食其祿也;非謂不食周地所生之粟也。」

程俐雪伯夷一.JPG

在村尾元融對於此的看法,我認為是有其可討論的空間存在的,因為司馬遷是以實地去首陽山後,看待伯夷、叔齊隱於首陽山的。但是村尾元融是以《史記》來看待此事,難免會有是否真是如此的看法。此事我認為可疑也可不疑,可疑在於從前文伯夷、叔齊跟隨許由、務光的事蹟倣效之,最後是否真餓死於首陽山?那在實行此一動作時的心境為何?如果從這幾點下去探討,村尾元融的說法是可以成立的,不疑的地方是司馬遷寫伯夷、叔齊時有引用孔子對於「聖賢說」的觀點,所以會理所當然不疑,因為司馬遷是站在前人的角度來看待伯夷、叔齊與盜蹠、顏回等人的。當然,在此的解說還是不夠充分,也可能是個人的解釋面相還不夠全面,還需要多一點的資料加以補充。若從司馬遷的文意下去推論,那與後面所要談的就息息相關了。由於有「隱於首陽山」加上「義不食周粟」,最後「遂餓死於首陽山」,司馬遷都以這些是「聖賢」才會做到的事情來鋪程最後所要說的「聖人作而萬物觀」。在此,我認為司馬遷是以主觀的看法與其經歷來述說此事,且其中還引用「說者曰」、「其傳曰」、「孔子曰」、「賈子曰」等等的著述者,除了要與以佐證外,並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思維,並藉由前人的話語來支撐自己的看法;就好像在寫一篇文章時,大量引用前人的話語,目的就是在支撐自己的看法是一樣的。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伯夷、叔齊,在史記所描述,引用孔子、賈誼以及司馬遷自己之言,一開始先引許由、卞光兩人,欲傳位於他們皆不授,而隱世,並敘述曰兩人之行為乃仁義之高也,然後轉述到伯夷、叔齊身上,其行為也與卞光、許由相似,遂引述孔子言:「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呼。」此舉看似讚賞伯夷叔齊,如光、由般,仁益高尚,但後面爭議之地方,乃是後面劇情的發展,史記中所云:「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焉。」

從此段可看伯夷、叔齊皆不願接位,遂逃而欲歸隱養老,想到西伯侯,所以前往之。但接下來故事發展,可能出乎他們預料之外,到達西侯之地,遇上西伯侯逝世,其子稱王,欲伐紂,其兩人覺不妥,遂前往勸武王停止伐紂的念頭,但最終失敗,後武王成功推翻商殷,變為周之天下,伯夷、叔齊恥武王行為非大義,遂隱於首陽山,最終餓死首陽山。至此看來兩人符合孔子所定之大義,但前曾說:「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但真是如此嗎?如果是呢?

  伯夷、叔齊真的不怨嗎?如真不怨,何必在隱於首陽山中,作採薇歌呢?其辭曰:「登彼西山兮,採其薇已。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乎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這首歌中,不時露出哀怨氣憤之意,假如如上所言,兩人以求得人生最高的大義,仁也。那麼應該是無怨了,就算對於武王不聽諫,也應無須在耿耿於懷,於首陽山中安養餘生即可,所創作之採薇歌的歌詞,是否能夠更於坦蕩無慮?在史記云:「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非邪。」在這段採薇歌中看不出不怨之意,後又說所以餓死在首陽山,若由此段判斷,似乎是感嘆種種的無奈,然後就餓死在荒野般,這樣令人感覺到的是心中滿懷悲憤,含怨而終。而後太史公又曰:「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在前面先論伯夷、叔齊之行為是否符合善人焉,在中也舉了顏淵的例子,又講述許多不符合天道的舉例,最後對天道的合理性感到疑惑,如此善人為何如此不善終。這段話把伯夷、叔齊不幸的遭遇,也暗引自己其生命歷程,所以由以上種種原因可判斷,伯夷、叔齊對於自己的遭遇感到不怨。

  如果又如以上所說怨的話,那麼太史公在後引孔子之言云:「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後又引賈子言:「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憑生。….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後世哉。」後引孔子與賈子的話,雖然有提到伯夷、叔齊是依孔子之名而列為聖人一環,但是,這也表示說兩人也是聖人的成員,在這又呼應回前面所說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為何呼應?在後面幾段所述,幾乎再說一個聖人是怎麼行,怎麼做,又把兩人列為聖人,所做之行為已達到此目標,對於諫兵於武王的行動已極盡全力,武王護衛還欲殺之,因姜太公深明兩人是仁義之人,以禮相待送之離去,雖然最後此行動沒有成功,到了首陽山,或許在山中做採薇歌,是為諷刺武王的行徑,是以暴制暴,並不符合禮法,因為不恥在周所統領的天下,苟延殘喘的生存,遂故意餓死在首陽山,以死明其志,或因其所表現之行為如此才能被孔子所尊崇。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伯夷列傳〉為列傳之首,其為何至於列傳之首、及伯夷叔齊怨耶非耶?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的話題。後人從多角度去探討伯夷叔齊怨乎不怨,但似乎都只是切到皮沒切到肉,如何探看一切的核心?但看讀者自己的心如何去定位伯夷叔齊及司馬遷。
蘇婉綾伯夷一.JPG
孔子論伯夷

不可否認的,孔子在司馬遷的心中佔有極崇高的地位。若說司馬遷以孔子之言、以六藝為準,為自己的論述做鋪陳,其實也不為過。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言:
在《史記》中對於此問題的探討從體例上之探討延伸到司馬遷對於《史記》之編排。並且從趙翼所提出「隨編隨得」的觀點是否成立?另舉出瀧川氏對於趙翼此點之探討。本文試從《史記會注考證》的文本下去研讀,並進而從趙翼與瀧川氏的辨證中瞭解「隨編隨得」對於《史記》的影響。

一、 趙翼「隨編隨得」之理論:

趙翼的「隨編隨得」之概念是從《廿二史劄記‧史記編次》 篇來,後由瀧川龜太郎引入《史記會注考證》。在此引用《史記會注考證‧伯夷列傳》中趙翼對於編次問題的看法: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9年10月21日史記上課討論

◎司馬遷於相關傳記對六藝的考信運用
〈伯夷列傳〉「考信於六蓺」,如與〈五帝本紀〉的「太史公曰」,議論黃帝事蹟可考與否對讀,將有怎樣的印象?〈五帝德〉與〈帝繫姓〉「儒者或不傳」,司馬遷對《尚書》、《春秋》等典籍於〈五帝本紀〉的考證運用,態度上與〈伯夷列傳〉的運用有無差異?遊歷考察後「不離古文者近是」、「其所表見皆不虛」,司馬遷採擇何種立場寫下〈五帝本紀〉?

◎孔子論伯夷
伯夷「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孔子如此稱揚,後文馬上接軼詩「可異焉」如何凸顯軼詩與孔子論伯夷的差異性?采薇詩後發出「怨邪?非邪?」的提問,對孔子的稱揚,司馬遷的態度如何?或繼續後面的天道與人道提問合併觀看?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列傳編排順序的討論
《史記會注考證》引述趙翼提出司馬遷編寫〈列傳〉,為隨邊隨得的說法,並沒有結構上整體安排的深意存在,試問身為閱讀者的我們,可否同意此說?《史記評林》與《歷代名家評史記》又有哪些相關的見解?閱讀後對於哪種觀點較能接受?

◎梁玉繩論〈伯夷列傳〉十大不可信
瀧川徵引梁玉繩討論〈伯夷列傳〉敘述十大不可信的論點,試問如何看待梁玉繩的考訂?對他所舉的論據,您同意嗎?對於「歷史考據」,由〈伯夷列傳〉的閱讀,可以有怎樣的體會?

◎司馬遷的疑問,如何以自問自答形式傳達給讀者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伯夷列傳〉位於首傳的討論
為何〈伯夷列傳〉被擺至於第一?〈列傳〉定義為何?《史記會注考證》內的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還有龜太郎的〈考證〉,著力於此,有何原因?老子在某些傳本中,排序位於伯夷之前,其因又是何在?北宋景祐本〈集解〉,南宋黃善夫三家注本均將老子列於伯夷前,對照清代武英殿本三家注,張照領銜的〈考證〉文字議論,學者們對此現象的看法又是如何?

◎六藝考信於傳首的意義,如何閱讀《會注考證》中引述的歷代名家?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學者」指誰?「六藝」又所指為何?《史記會注考證》,注意他徵引的歷代名家,可增長對於古代學術與重要學者的基礎知識。關於此點,可對照「史記總論」的「史記考證引用書目舉要」。引用方苞所言,「六藝」可等同於「六經」。關於此點,有無可議論空間?此段文字置於傳首,「考信」之,司馬遷的用意何在?

◎文獻版本比對,與基礎辭句工具書的查詢使用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