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
本學期有校內圖書館,與兩次校外圖書館的參訪,分別為國家圖書館與臺灣大學圖書館,依正式活動規定,參訪時將要求同學們進行作業蒐集實習,並就出席情況進行點名。另一方面,本學期的授課過程,將稍作調整:〈伯夷列傳〉將為本學期首先討論的課題。
1-跟各位來個開場白.JPG
◎五體的問題
《史記》有五種體裁,為何一般人都從〈列傳〉開始讀?因為故事性強,吸引大家閱讀,項羽的失敗何以演戲?成功者如劉邦,為何看起來並未如此精彩?若觀看本學期指定教材的《史記會注考證》,最後所附的瀧川資言〈《史記》總論〉,對於五體有何基本看法?回到〈太史公自序〉,司馬遷又如何自我表述,關於五種體例的定義?

◎版本不同,造成閱讀《史記會注考證》差異性的思考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研讀方法與課程運作模式

參照進度規畫可知,本課程之核心實以《史記》為主,研讀方法與課程運作模式主要是依據數篇重要篇章之選介下,以議題來帶動並引發學生對於修史課題的興趣。研讀方法除了以選列之《史記》篇章,進行細膩的分解細讀外;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接觸且認識司馬遷論述筆法,考慮到本學期課程細讀的實際操作過程,故於每次主題的分配均以三至四週為主。第一週讓同學們思考:閱讀《史記》篇章,應從篇章起首開始閱讀,或先由該篇章「太史公曰」與〈太史公自序〉對於百三十篇勾勒提要開始閱讀,有其「先行印象」後再閱讀本文?並讓修課同學們輪流朗讀篇章正文,體會司馬遷的敘述筆法,如何進入一己心中。第二週至第四周,讓同學們透過對於清代以前對於《史記》評論文獻,包括《史記評林》等文獻的掌握,深入到篇章思考中,何以後來的名家會如此閱讀、理解司馬遷?若自己身為閱讀者也是評論者,又如何觀看,並試著跳脫前人立場,閱讀司馬遷於每一篇章正文所表述的意見與立場?由於本課程皆以原典來訓練學生之閱讀能力,相信透過每週的課前準備,應能幫助學生增加學習的熟練感,每個主題均留有兩次課堂時間是同學報告討論的機會。

課程運作模式,除了依照進度安排外,原則上均由主講人負責導讀並引領學生進入史書的世界。期能逐步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讓學生更為深入地認識史書之樣貌及其所擔負之功能。博士生教學助理可選擇隨班聽講,並定期與學生進行課後讀書小組。有關博士生教學助理之任務,請見下述。

(二)學生修課要求與作業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課程指定教材使用之版本為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

本課程參考相關教材,如下所示:

【1】研究史與論文著作目錄、工具書索引

張新科、俞樟華,《史記研究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出版)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課程另有三次參訪圖書館活動:

第一次為佛光大學圖書館參訪,將安排於第二次上課前後,配合相關文史資源介紹,由博士生教學助理帶領修課學生,學習找尋佛光大學參考書區基本文史參考書的運用,如《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中文大辭典》、《經籍纂詁》、《故訓匯纂》等辭書運用。另一方面,指導學生查詢包括《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未收書輯刊》、《四庫存目叢書》、《叢書集成新編》、《叢書集成二編》、《叢書集成三編》等大型叢書,俾使學生習得如何查詢相關《史記》的清代以前文獻。

第二次為國家圖書館參訪,將安排於第四次上課前後,由博士生教學助理帶領修課學生,學習找尋國家圖書館藏《史記》相關碩博士論文、館藏早期《史記》研究專著、漢學中心調閱《史記》大陸出版刊物、善本書室調閱《史記》清代以前版本與微捲、期刊室調閱《史記》相關研究論文等基本操作方法。

第三次為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參訪,安排於第六次上課前後,由博士生教學助理帶領修課學生,找尋上述兩地並未收藏的《史記》相關古代或近當代文獻、研究成果。由於國家圖書館所藏包括世界漢學研究《史記》成果不足,故必須再帶學生至臺灣大學圖書館進行練習補闕動作。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8.9.23
研讀內容(書目章節或篇次)
1.簡析《史記》全書結構及本學期課程預定研讀篇章
2.《史記》版本介紹
討論議題
1.《史記》作為經典的價值何在?
2.從版本加深學生對於《史記》的認識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