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漢》論贊之研究
研究生:高禎霙
指導教授:羅敬之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9學年度博士論文
論文頁數:380
關鍵詞:史記 ; 漢書 ; 論贊 ; 太史公曰 ; 贊曰 ; 司馬遷 ; 班固


摘要

本論文共分為十二章,分別對《史記》「太史公曰」與《漢書》「贊曰」的意義、性質、特色與各篇內容加以探析,最後則是針對《史》《漢》論贊的比較及影響進行論述。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略述本論文之研究目的與範圍,並探討論贊一體的淵源與性質。
  第二章「《史記》體例與太史公曰」:分述《史記》五體與「太史公曰」的關係,並析論「太史公曰」的安排與意義。
  第三章「《史記》太史公曰內容的探析」:《史記》「太史公曰」共一百三十六則,本章依其內容與意旨,略分成「直言論斷以明褒貶」、「微言譏刺反語曲筆」與「引言論證敘補軼事」等三類加以探析。
  第四章「《史記》太史公曰評議」:依各篇內容探析的結果,分別從史論精神、文學特質、思想意義等三方面評議《史記》「太史公曰」。 
  第五章「《漢書》體例與贊曰」:分別就《漢書》對《史記》體例的繼承與創新,《漢書》與時代的關係,以及《漢書》贊曰的安排與意義等三部份加以討論。
  第六章「《漢書》贊曰內容的探析」:依《漢書》「贊曰」的內容分為「寓意褒貶揚善抑惡」、「議論是非明言去取」、「增補傳文抒情寄慨」等三個部份加以探析。
  第七章「《漢書》贊曰的評議」:分別從史學特色、文章風格、思想意義等三方面評議《漢書》「贊曰」的特色與成就。
  第八章「《史》《漢》論贊重疊篇章的比較」:《漢書》「贊曰」有許多襲用《史記》太史公曰的部份,本章依《漢書》襲用的程度與內容略分為三類,並在其重疊的文字中,尋繹班固襲用與修改的原因。
  第九章「《史》《漢》論贊史文特質的比較」:《史》《漢》論贊之間關係密切,本章試從史學思想與文章風格二方面,對《史》《漢》論贊的異同進行比較分析。
  第十章「《史》《漢》論贊對後世史學的影響」:本章以記史時代與《史》《漢》接近的幾部重要史籍作為研究範圍,即前四史中的《後漢書》、《三國志》,以及編年體中的《漢紀》與《後漢紀》,最後舉集歷代史書論贊之大成者│《資治通鑑》為結。
  第十一章「《史》《漢》論贊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史》《漢》論贊對後世文學亦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尤在傳記散文與小說的形式與內容方面,本章針對二者分別舉例並予以說明分析。
  第十二章「結論」:總敘研究之結果,就《史》《漢》論贊之內容、特色、成就與影響等作述評。
  研究發現:《史記》仿先秦典籍中的「君子曰」創「太史公曰」,是為我國史書論贊體例的起始,「太史公曰」的設置及安排,處處表現了司馬遷卓越的創意與史才,而各篇「太史公曰」的內容,則含蘊著史遷獨特的史筆與史觀。司馬遷客觀紀實的態度與「究天人際,通古今之變」的思想,以及對史事人物的論斷,都在「太史公曰」中有最完整而謹嚴的說明,因此「太史公曰」是司馬遷史論精神與思想、情感的直接展現。
  《漢書》論贊承襲《史記》「太史公曰」而來,另題稱為「贊曰」,在內容與文字上多有重疊或襲用的情形,不過班固在許多關鍵處,仍作了重要的修改,故《漢書》「贊曰」與《史記》「太史公曰」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漢書》「贊曰」與《史記》相較,不論在體例或內容上,其史學性質皆表現的更為嚴謹而統一,且文風典雅華贍,形式固定而完整,亦為班固史才與史識的展現,在史書論贊體例的發展上,實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貢獻。
  自《史》《漢》之後,論贊成為中國史書中的固定體例,史官或著史者在客觀敘史之外,利用這個重要的空間,表達對史事人物的主觀評價,並借此發表史論,只不過各書在題稱上略有差別,但性質卻無不同。此外,在傳記散文與小說的形式上,亦造成深遠的影響,在許多作品中皆見到模仿《史》《漢》論贊的評論式結語。故《史》《漢》論贊不論在形式、內容和影響等各方面,皆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先秦典籍中的論贊雛形與淵源
 第三節 論贊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章 《史記》體例與太史公曰 
 第一節 太史公曰的作者 
 第二節 《史記》五體與太史公曰的關係 
 第三節 太史公曰的安排與意義 
第三章 《史記》太史公曰內容的探析
 第一節 直言論斷以明褒貶       
 第二節 微言譏刺反語曲筆       
 第三節 引言論證敘補軼事
第四章 《史記》太史公曰的評議 
 第一節 論太史公曰的史論精神 
 第二節 論太史公曰的文學特質 
 第三節 論太史公曰的思想意義 
第五章 《漢書》體例與贊曰 
 第一節 班固《漢書》對《史記》體例的繼承與創新 
 第二節 《漢書》贊曰與時代的關係 
第三節 《漢書》贊曰的安排與意義    
第六章 《漢書》贊曰內容的探析 
 第一節 寓意褒貶揚善抑惡   
 第二節 議論是非明言去取   
 第三節 增補傳文抒情寄慨       
第七章 《漢書》贊曰的評議 
 第一節 論《漢書》贊曰的史學特色 
 第二節 論《漢書》贊曰的文章風格 
 第三節 論《漢書》贊曰的思想意義 
第八章 《史》《漢》論贊重疊篇章的比較 
 第一節 《漢書》贊曰襲用大部份太史公曰者 
 第二節 《漢書》贊曰僅襲用一部份太史公曰者 
 第三節 《漢書》序論引用太史公曰者
第九章 《史》《漢》論贊史文特質的比較 
 第一節 《史》《漢》論贊史學思想的比較 
 第二節 《史》《漢》論贊文章風格的比較 
第十章 《史》《漢》論贊對後世史學的影響 
 第一節 對《後漢書》的影響 
 第二節 對《漢紀》、《後漢紀》與《三國志》的影響
 第三節 對《資治通鑑》的影響 
第十一章 《史》《漢》論贊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第一節 對傳記散文的影響 
 第二節 對小說的影響
第十二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參 考 書 目(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史記》研究之部
  (一)專書
王民信編,《史記研究之資料與論文索引》,台北,學海,民國六十五年七月。
王伯祥,《史記選》,北京,人民文學,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王利器主編,《史記注譯》,西安,三秦出版,一九八八年十一月。
王駿圖,《史記舊注平義》,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丘述堯,《史記新探》,台北,明文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內蒙古教育,一九九三年。
司馬遷撰,三家注,《史記》,鼎文,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白話史記編委會主編,《白話史記》,台北,聯經,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朱東潤,《史記考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台北,水牛圖書,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吳汝煜,《史記論稿》,江蘇教育,一九八六年。
吳見思,《史記論文》,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吳國泰,《史記解詁》,易簃叢書之二,民國二十七年。
吳福助,《史記解題》,台北,國家,民國八十四年一月。
宋嗣廉,《史記與中學古文》,吉林教育出版,一九九二年三月。
李人鑒,《太史公書校讀記》,甘肅人民出版,一九九八年十月。
李少雍,《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重慶出版,一九八七年。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台北,里仁書局,八十六年十月。
李勉,《史記七十篇列傳評注》,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八十五年一月。
李景星,《史記評議》,岳麓書社,一九八五年。
汪惠敏,《史記政治人物述評》,台北,師大書苑,民國八十年四月。
周一平,《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一九八九年。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台北,文津,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台北,文史哲,民國六十九年。
周嘯天主編,《史記全本導讀》,四川辭書出版,一九九七年五月。
季鎮淮,《司馬遷》,上海人民,一九六二年。
屈萬里,《史記今註》,台北,台灣書店,民國五十二年。
姚祖恩,《史記菁華錄》,台北,聯經,民國八十六年四月。
施人豪,《史記論贊研究》,台北,文史哲,民國六十八年。
胡佩韋,《司馬遷和史記》,台北,國文天地,,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台北,文史哲,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倉修良主編,《中國史學名著評介》,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倉修良主編,《史記辭典》,山東教育出版,一九九一年六月。
凌稚隆,《史記評林》,天津古籍,一九九八年三月。
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徐文珊,《史記評介》,台北,維新書局,民七十四年六月。
徐興海,《司馬遷的創造思維》,陜西人民教育,一九九五年七月。
徐興海主編,《司馬遷與史記研究論著專題索引》,陜西,人民出版,一九九五年三月。
馬持盈,《史記今註》,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陜西司馬遷研究會主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陜西人民,一九八二年。
陜西司馬遷研究會主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三輯,陜西人民,一九九六年。
崔適,《史記探源》,台北,廣成出版,民國六十六年三月。
張大可,《司馬遷一家言》,陜西人民教育,一九九五年八月。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大學出版,一九九七年一月。
張大可,《史記研究》,蘭州,甘肅人民,一九八五年五月。
張大可,《史記論贊輯釋》,陜西人民出版,一九八六年。
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高雄,復文,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張新科,《史記研究史略》,西安,三秦出版,一九九○年十一月。
張新科,《史記與中國文學》,陜西人民教育,一九九五年七月。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台北,崧高書社,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梁玉繩,《史記志疑》,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北京,東方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三月。
莊適,《史記選註》,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許凌雲,《司馬遷評傳》,廣西教育,一九九四。
郭嵩燾,《史記札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郭雙成,《史記人物傳記論稿》,河南,中州古籍,一九八五年。
陳直,《史記新證》,台北,學海,民國六十九年。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台北,文津,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陳桐生,《史記名篇述論稿》,廣東,汕頭大學出版,一九九六年一月。
陳新雄主編,《史記論文集》,台北,西南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游信利,《史記方法式論》,台北,文史哲,民國七十七年十月。
程金造,《史記管窺》,陜西人民,一九八五年。
黃沛榮主編,《史記論文選集》,台北,長安出版,民國七十一年。
黃鎮偉,《歷史的黃鐘大呂│史記》,雲南人民出版,一九九年七月。
黃繩,《史記人物畫廊》,廣東人民出版,一九八八年十一月。
楊家駱,《史記今釋》,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年。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師範大學,一九九六年七月。
楊燕起主編,《史記研究資料索引和論文專著提要》,蘭州大學出版,一九八九年五月。
楊燕起等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一九八六年三月。
靳德峻,《史記釋例》,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
趙生群,《太史公書研究》,陜西人民,一九九四年。
劉乃和主編,《司馬遷和史記》,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劉咸炘,《太史公書知意》,台北,鼎文,民國六十五年。
劉偉民,《司馬遷研究》,台北,文景書局,民國六十四年。
蔡信發,《話說史記》,台北,萬卷樓,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四川,巴蜀書社,一九九七年十月。
鄭樑生,《司馬遷的世界》,台北,志文,一九九六年三月。
鄭樑生,《史記的故事》,台北,志文,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鄭鶴聲,《司馬遷》,台北,河洛圖書,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蕭黎,《司馬遷評傳》,吉林文史出版,一九八六年。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台北,洪氏出版,國七十一年。
賴漢屏,《史記評賞》,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七年一月。
韓兆崎主編,《史記賞析集》,四川,巴蜀書社,一九八八年八月。
韓兆琦,《史記通論》,北京師大,一九九○年。
韓兆琦,《史記博議》,台北,文津,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
韓兆琦,《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韓兆琦編注,《史記選注匯評》,台北,文津,民國八十二年四月。
聶石樵,《司馬遷論稿》,北京師範大學,一九八七年。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民國七十五年九月。
嚴一萍,《史記會注考證斠訂》,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十月。
顧立三,《司馬遷撰史記採左傳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二)論文
王增恂,〈論史記的三種繼承與三個創新〉,《人文雜誌》,一九九一年第三期。
白靜生,〈靈活多采的太史公曰〉,《河北師院學報》,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朱希祖,〈太史公解〉,《史記論文選集》,台北,長安出版,民國七十一年。
朱思紅,〈清人論史公三失〉,《渭南師專學報》,一九九四年第三期。
朱榴明,〈史記太史公曰抉疑〉,《人文雜志》,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朱榴明,〈史記太史公曰部分抉疑〉,《常德師專學報》,一九八三年十月,第四期。
牟家寬,〈試談司馬遷對人物的褒貶〉,《南京師院學報》,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余嘉錫,〈太史公書亡篇考〉,《史記論文集》,台北,西南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李寅浩,《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師大中文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年。

李毓善,〈史記太史公曰探析〉,《輔仁學誌》,第十卷,民國七十年。
李繼芬,〈於含蓄中見褒貶〉,《杭州師院學報》,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臺大歷史學報》,民國六十八年
十二月,第六期。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台大歷史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二年。

邵傳烈,〈太史公曰的春秋筆法〉,《中國雜文史》,上海文藝,一九九一年。
邱伯桃,〈再從太史公曰看司馬遷的人才觀〉,《益陽師專學報》,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邱伯桃,〈從太史公曰看司馬遷的人才觀〉,《益陽師專學報》,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俞樟華,〈試論史記中的太史公曰〉,《浙江師範學院學報》,一九八二年第二期。
施蟄存,〈太史公名號辯〉,《學原》,民國三十七年九月,第二號第五期。
唐賢全,〈論太史公曰的春秋筆法〉,《上海社科院學術季刊》,一九八八年第二期。
常德忠,〈史記中的春秋筆法〉,《寧夏大學學報》,一九九○年第三期。
張大可,〈太史公釋名考辯〉,《人文雜誌》,一九八三年第二期。
張大可,〈史記論贊序說〉,《史記研究粹編》,高雄復文書局,民國八十一年。
張大可,〈論史記十表之結構與功用〉,《青海社會科學學報》,一九八五年第六期。
張玉芳,〈論史記的論斷方式〉,《中國文學研究》,民國八十九年五月第十四期。
張新科,〈也談史記太史公曰〉,《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三輯,陜西人民,一九九六年。
張新科,〈史記與中國古典傳記〉,《渭南師專學報》,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郭瓊瑜,《史記的褒貶義法》,文化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陳桐生,〈太史考〉,《人文雜志》,一九九二年。
逯耀東,〈史傳論贊與史記太史公曰〉,《新史學》,民國八十一年六月,三卷二期。
楊燕起,〈司馬談的歷史貢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一九九二年第二期。
漆俠,〈談史記中的太史公曰〉,《求實集》,天津人民,一九八二年。
趙生群,〈司馬談作史考〉,《南京師院學報》,一九八二年五月,第二期。
蕭黎,〈關於太史公曰的幾個問題〉,《學習與探索》,一九八四年第一期。
賴長揚,〈司馬談作史補證〉,《史學史研究》,一九八一年六月,第二期。
羅師敬之,〈司馬遷傳略〉,《木鐸》,第十二期,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羅師敬之,〈史記導讀│關於《史記》的幾個先顯問題〉,《文化大學中文學報》,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創刊號。
顧頡剛,〈司馬談作史〉,《史林雜識初編》,出版地不詳,民國五十一年。
二、《漢書》研究之部
(一)專書
王先謙,《漢書補注》,台北,新文豐出版,民國六十四年三月。
王明通,《漢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民國八十二年五月。
王錦貴,《漢書和後漢書》,北京,人民出版,一九八七年。
安作璋,《班固與漢書》,山東人民,一九七九年。
吳福助,《漢書採錄西漢文章探討》,台北,文津,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李威雄,《漢書導讀》,台北,文史哲,民國六十六年。
李景星,《漢書評議》,岳麓書社,一九八五年。
倉修良主編,《漢書辭典》,山東教育出版,一九九二年三月。
凌稚隆,《漢書評林》,明萬曆九年,吳興凌氏刊本,國家圖書館藏。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鼎文,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陳其泰,《再建丰碑│班固和漢書》,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陳直,《漢書新證》,台北,鼎文,民國六十六年。
陳新雄主編,《漢書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楊樹達,《漢書窺管》,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楊樹達,《漢書釋例》,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劉咸炘,《漢書知意》,台北,鼎文,民國六十五年。
(二)論文
王方曙,〈漢書的文學價值〉,《中山大學學報》,一九八二年第三期。
王明通,〈漢書對文學的影響〉,《古典文學》第五集,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冉昭德,〈班固與漢書〉,《中國史學史論集》,上海人民,一九八○年。
田文紅,〈漢書史論的評史方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一九九二年第一期。
李偉泰,〈論班固思想的道家成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民國八十五年四月。
辛福民,〈試論經學對漢書文風的影響〉,《廣州師院學報》,一九九七年第一期。
施丁,〈班固與漢書的史學思想〉,《歷史研究》,一九九二年第四期。
許殿才,〈漢書典雅優美的歷史記述〉,《史學史研究》,一九九六年第一期。
許殿才,〈漢書的成就〉,《史學史研究》,一九九○年第四期。
許殿才,〈漢書的實錄精神與正宗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一九九二年第一期。
許殿才,〈漢書的論贊〉,《社會科學輯刊》,一九九六年第六期。
許殿才,〈漢書研究的回顧〉,《史學史研究》,一九九一年第二期。
陳靜,《漢書論贊研究》,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盧南喬,〈從史料和史學來論述漢書編纂特點〉,《中國史學史論集》,上海人民,一九八○年。
簡松興,〈班固撰寫漢書時可能的限制〉,《輔大中研所集刊》,民國八十三年六月第三期
三、《史》《漢》異同研究之部
(一)專書
倪思,《班馬異同》,四庫全書本。
許相卿,《史漢方駕》,明萬曆十年刊本。
朴宰雨,《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文學,一九九四年八月。
吳福助,《史漢文學論叢》,台北,簡牘學會,民國七十一年。
吳福助,《史漢關係》,台北,文史哲出版,民國七十六年二月。
季洛生,《史漢文辭異同斠釋》,台北,弘道文化,民國六十四年。
施人豪,《史漢謠諺比較研究》,台北,星星,民國七十八年。
胡樸安,《史記漢書用字考證》,上海,國學研究社,民國十四年。
徐朔方,《史漢論稿》,江蘇古籍,一九八四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九月。
(二)論文

王明通,〈漢書鎔裁│改史記文句之探究〉,《國教輔導》,民國八十六年六月,三十六
白壽彞,〈司馬遷與班固〉,《司馬遷與史記論集》,陜西人民,一九八二年。
宋嗣廉,〈史記、漢書藝術風格之異同〉,《史記藝術美研究》,東北師大,一九八六年。
李偉泰,〈史漢隨筆之一〉,《台大中文學報》,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李偉泰,〈漢書對史記的補正〉,《台大中文學報》,民國八十一年六月,第五期。
施丁,〈馬班異同三論〉,《司馬遷研究新論》,河南人民,一九八二年。
施丁,〈論班固對司馬遷的批評〉,《中國社科院學報》,一九九二年第四期。
張子俠,〈班氏父子與史記的學術命運〉,《史學史研究》,一九九五年第四期。
黃云眉,〈史漢異同〉,《中國史學史論文集選》,台北華世,民國六十五年。
劉一尤,〈論史漢重疊部份的思想內容和語言藝術的差異〉,《湘潭大學學報》,一九九○年第三期。
賴明德,〈司馬遷與班固史學之比較〉,《中國學術年刊》,民國七十一年六月,第四期。
韓兆琦,〈略說史記與漢書的異同〉,《古典文學知識》,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瞿林東,〈史記漢書比較〉,《文史知識》,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四、其他相關典籍及著作
(一)專書
方苞,《望溪先生文集》,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八月。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三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文華出版,民國六十三年五月。
王基倫等,《四史導讀》,台灣書店出版,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王運熙主編,《先秦兩漢文批評史》,上海古籍,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台北,樂天書局,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王樹民,《史部要籍解題》,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年五月。
王錦貴,《中國紀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一九九六年八月。
王錦貴,《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鑒》,河南,大象出版,一九九七年四月。
荀悅,《漢紀》,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北大中文系主編,《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七月。
司馬光著,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台北,宏業書局,民國六十一年四月。
伍耀光,《通鑑論》,台北,華聯出版,民國五十七年五月。
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台北,源流,民國七十一年。
何茲全等,《中國古代史學人物》,台北,萬卷樓,民國八十三年八月。
何焯,《義門讀書記》,上海古籍,一九九二年三月。
吳哲夫主編,《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帛書篇》一,台北,故宮文物出版,民國七十三年。
吳訥等,《文體序說三種》,台北,大安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
吳澤主編,《中國史學史論集》,上海人民,一九八三年。
宋衍申主編,《中國史學史綱要》,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一九九八年十月。
宋衍申,《司馬光傳》,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年一月。
宋晞主編,《正史論贊》,台北,中華,民國五十二年。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台北,文津出版,民國七十六年二月。
李昉,《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三月。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四年六月。
李肇,《國史補》,台北,學津,民國六十年五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杜維運等,《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台北,華世書局,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汪榮祖,《史傳通說》,台北,聯經,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周長山,《中國歷史要籍介紹與選讀》,河北大學出版,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林雲銘,《古文析義》,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八年九月。
金靜庵,《中國史學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台北,新興書局,民國六十四年五月。
俞正燮,《癸巳類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姚鼐,《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漢京文化,民國七十二年九。
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八十五年十月。
韋昭,《國語注》,台北,九思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孫梅,《四六叢話》,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七年九月。
柴德賡,《史籍舉要》,北京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浦起龍,《史通通釋》,台北,里仁出版,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袁宏,《後漢紀》,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張正體,《楚辭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年三月。
張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出版,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張高評,《左傳之武略》,高雄,麗文出版,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張高評,《左傳導讀》,台北,文史哲出版,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張舜徽,《史學三書平議》,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三月。
陳文新,《中國傳奇小說史話》,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陳其泰,《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北京,書目文獻,一九九二年九月。
陳清泉編,《中國史學家評傳》,河南,中州古籍,一九八五年三月。
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台北,鼎文,民國八十五年十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八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一九八五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里仁出版,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汪榮寶,《法言義疏》,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年五月。
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二年八月。
黃錦鋐等,《中國文學講話│兩漢文學》,台北,巨流,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七年五月。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十月。
蒲松齡,《繪圖聊齋志異》,香港,珠海書院,一九七五年九月。
褚柏思,《史學史書史論》,台北,黎明文化,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八十六年四月。
劉乃和,《司馬光與資治通鑑》,吉林文史出版,一九八六年。
劉乃和主編,《資治通鑑論叢》,河南人民,一九八五年。
劉向集錄,《戰國策》,台北,里仁,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劉師培,《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三月。
劉節,《中國史學史稿》,中州書畫,一九八二年。
劉勰,《文心雕龍》,台北,維明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樓昉,《過庭錄》,台北,商務印書館《說郛》本,民國六十三年七月。
潘英,《資治通鑑司馬光史論之研究》,台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鄭樵,《通志》,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五年三月。
鄧啟,《司馬光學述》,台北,文史哲,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谷風出版,民國七十五年。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台北,風雲時代,民國七十九。
黎靖德,《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六年三月。
蕭統,《文選》,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錢鍾書,《管錐篇》,香港,友聯出版,一九七八年。
韓兆琦,《漢代散文史稿》,山西人民,一九八六年。
韓進康,《丹心碧玉》,北京,東方出版社,一九九年二月。
羅師敬之,《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五年二月。
關永禮主編,《唐宋八大家鑑賞辭典》,北京,北嶽文藝,一九八九年十月。
蘇軾,《蘇東坡全集》,台北,河洛出版,民國六十四年九月。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台北,宗青圖書,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顧炎武,《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民國四十七年。
(二)論文
文物編委會主編,〈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春秋事語釋文〉,《文物》,一九七七年第一期。
台靜農,〈論兩漢散文的演變〉,《中國文學史論文精選》,台北學海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林麗娥,《范曄之文學及其史論》,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施丁,〈論司馬光的史學思想〉,《文史哲》,一九八八年第六期。
崔曙庭,〈范曄在歷史編纂學方面的成就〉,《天中學刊》,一九九六年第一期。
張立平,《司馬溫公通鑑臣光曰研究》,政大歷史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

張麗珠,〈從史家論贊看我國之史學精神〉,《中國國學》,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習書仁,〈試論臣光曰中可供借鑒的因素〉,《資治通鑑論叢》,河南人民,一九八五年。
郭丹,〈史書論贊與史傳文學〉,《中州學刊》,一九九七年第三期。
陳光崇,〈《資治通鑑》述論〉,《歷史研究》,一九七八年九月,第十一期。
陳振興,〈通鑑史論體系概說〉,《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一九九一年第二期。
曾順慶,〈春秋筆法與微言大義〉,《北京大學學報》,一九九七年第二期。
黃翠芬,〈左傳君子曰考詮〉,《朝陽學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第一期。
逯耀東,〈史傳論贊形式與左傳君子曰〉,《王任光教授七秩嵩壽慶論文籍》,文史哲,民國七十七年。
楊向奎,〈論《左傳》之性質及其與《國語》之關係〉,《文瀾學報》,浙江圖書館,民國二十五年七月,第二卷二期。
趙金維,〈論聊齋志異的史學色彩〉,《求是學刊》,一九九六年一月。
趙國華,〈談范曄後漢書的序論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蔣義斌,〈章學誠〈書教〉篇論記注〉,《史學與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劉師培,〈古學出於史官論〉,《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台北華世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鄭良樹,〈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附益〉,《竹簡帛書論文集》,台北源流書局,民國六十五年三月。
盧心懋,《左傳君子曰研究》,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戴君仁,〈釋史〉,《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台北,華世書局,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龔慧治,《左傳君子曰問題研究》,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Shih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