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傳》、《國語》看《史記》人物形象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為例
研究生:陳雅萍
指導教授:簡宗梧
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91學年度碩士論文
論文頁數:135
關鍵詞:左傳 ; 國語 ; 史記 ; 人物形象 ; 吳越
摘要
自太史公寫作《史記》伊始,二千年來,由於作者司馬遷自身傳奇般的人生
遭遇和恢宏的治史抱負,使得這部鉅著始終煥發著不平凡的璀璨光彩,也因此吸引了古今中外無數愛好及研究者的目光;更因《史記》本身內容的豐富多元,從而使研究《史記》的道路廓然分有史學及文學兩大方向。前人謂「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除了肯定《史記》史學方面的成就之外,更對其突出的文學表現給予高度評價。無怪乎劉大杰氏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特闢一章專講述「司馬遷及漢代散文」,將《史記》一書位列於正統文學發展脈絡中至為關鍵的一環。
的確,若細論《史記》對後代文學所產生的影響,可謂有眾多方面:散文則前有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力倡,後有繼於明代歸有光,乃至清桐城、陽湖派的實踐;而唐宋以降之傳奇、演義更繼承了《史記》的史傳文學精神,故對於小說之影響也是不言可喻。而從《史記》當中許多動人而張力十足的故事加以改編的戲曲雜劇等更是不勝枚舉,其對我國戲劇題材的沾溉亦相當深遠。因此,身為歷史學家的司馬遷無疑已在我國文學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劉大杰氏推崇其為「偉大的歷史家,同時也是傑出的散文家,優秀的史傳文學家。」 誠為的論。
《史記》濃厚的文學色彩固然令人著迷,然而光是探究《史記》的文學價值而忽略其為史書的身分實在有其侷限性;但倘若只從史學的角度來看待《史記》卻又難免有遺珠之憾。畢竟《史記》是司馬遷用盡一生心力的力作。研究《史記》,我們當然可以透過作家的生平來了解它,相反地,我們也可以經由作品,更深一層地接觸到作家內在的聲音,潛在的意識。故較佳的觀照,必先對作品有充分的認識與了解,深入地探究其表現技巧與創作精神,從而挖掘出作者自身的投射。
自東漢王允以降,歷代多有將《史記》視為「謗書」之論;而班固又謂其「是非頗謬於聖人」 。由是觀之,司馬遷寫作《史記》似乃為一己發憤之需。然則《史記》之立論行文果有如此偏頗之憾?為了尋求這個問題的解答,除了直接以《史記》「太史公曰」的論贊部分著手之外,整理史料更會是一個重要而可行的方向。故本文意欲從史料整理開始,藉由和《史記》原文作比對、檢視,來看看司馬遷當初在運用這些史料時,是以怎樣的角度加以揀擇、又如何鎔裁鍛造人物形象。除了身為一位專業史學家客觀判斷,將史料予以合理的取捨增減外,更希望能另闢蹊徑,看看司馬遷個人的、情感的取捨原則,藉此還原尋求出司馬遷的寫作立場及創作意識,並試圖為這些現象或趨勢提出合理的解釋與分析。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文獻檢討 2
(一)關於《史記》繼承前代史籍的研究 2
(二)關於司馬遷創作意識的研究 3
(三)關於《史記》的技巧表現方面 4
(四)關於《史記》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 5
三、 研究範圍、方法 7
四、 預期成果 10
第二章 《史記》中的想像質素
一、 想像與《史記》 12
二、 歷史的想像 13
三、 文學的想像 15
四、 影響司馬遷想像的因素 17
(一) 學術的基礎 18
1.書面資料 19
2.實地探訪 21
(二) 人生的際遇 23
第三章 生聚教訓-句踐的人物形象
一、 強化句踐為禹後世的形象 26
(一) 以「少康中興」一事預示句踐之復國必成 29
(二) 運用相同的文字來記敘禹和句踐的努力 31
二、 刻畫句踐自失敗中成長歷練的過程 32
三、 強調句踐雖身居困阨,終究能洗刷前恥,一償前辱 35
(一) 忍受屈辱,不向困阨低頭 35
(二) 怵惕自警,力圖自強 37
四、 刻畫君王冷酷無情的性格陰暗面 41
第四章 自負招亡-夫差的人物形象
一、 錯信讒臣招致亡國 46
二、 自矜其能,好大喜功 52
(一) 自矜其能,剛愎自用 53
(二) 愛慕虛名,好大喜功 55
1.征伐無度,盡失外援 56
2.目無周室,僭禮自大 57
第五章 急流勇退-范蠡的人物形象
一、 長於盱衡情勢,判斷時機 63
(一) 諫越王毋先伐吳 65
(二) 阻止句踐毋因伍子胥死而伐吳 66
(三) 越敗吳,堅持不許吳求和 68
二、 洞察世情,了解人性 71
(一)侍君之道,可共苦而不可同甘 71
(二)生於貧者重棄財,生於富者輕去之 75
三、 獨具商業眼光,為富而仁 77
第六章 剛戾忍詬-伍子胥的人物形象
一、 「怨、忍」二字為一傳本旨 79
二、 賦予伍子胥「剛戾」性格 81
(一)安排透過伍奢之口,道出伍子胥「剛戾」個性 82
(二)改變伍尚與伍子胥的對話,建立伍子胥剛戾性格的印象 84
(三)創造具體的人物言行,來達到展現伍子胥性格剛戾的效果 86
三、 強調伍子胥「忍垢」的色彩 94
四、 塑造伍子胥「智勇雙全」的特色 98
五、 刻畫重義之人以見伍子胥之義 100
第七章 從《史記》人物形象的特出看司馬遷的創作意識
一、 對含辱忍垢者的共鳴 108
二、 對媚主求榮,蔽主視聽者的痛惡 112
三、 對於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感傷 116
四、 「多愛不忍」──對筆下人物的愛惜與同情 119
五、 對於君王性格陰暗面的揭露 125
六、 結語 129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一〉專著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民國79年10月再版。
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民國88年4月初版增訂。
姚祖恩(節評):《史記菁華錄》,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2月初版。
崔適:《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郭嵩燾:《史記札記》,臺北:樂天出版社,民國60年。
李人鑒:《太史公書校讀記》,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吳見思(評點):《史記論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76年臺二版。
梁玉繩:《史記志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9年7月景印初版。
吳汝綸(評點):《史記集評》,臺北:中華書局,民國59年景印。
凌稚隆輯校,李光縉增補,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地球出版社,民國81年第一版。
韓兆琦:《史記選注匯評》,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年4月初版。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11月初版。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10月初版。
賴漢屏:《史記評賞》,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1月初版。
《十三經注疏‧公羊傳》,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榖梁傳》,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月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臺北:新興書局,民國79年8月初版。
左丘明:《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0年12月25日。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年初版。
陳新雄,于大成編:《史記論文集》,臺北:西南書局,民國67年初版。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出版社,民國81年初版。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3月二版四刷。
丘述堯:《史記新探》,臺北:明文出版社,民國81年1月初版。
陳直:《史記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民信:《史記研究之資料與論文索引》,臺北:學海出版社,民國65年初版。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71年6月。
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61年9月初版。
劉向:《戰國策》,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7年11月初版。
邵增華註:《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5月初版。
賈思勰:《齊民要術》,臺北:世界書局,民國47年7月初版。
佛斯特:《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12月再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新版),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9月十三版。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一版一刷。
趙生群:《太史公書研究》,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一版一刷。
袁仲一,張文立,張新科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一版一刷。
傅志亭主編:《范蠡研究論文集》,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1月一版一刷。
蕭統著,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0年10月初版一刷。
朱東潤:《史記考索》,臺灣開明書店,民國76年1月臺四版。
顧立三:《司馬遷撰寫史記採用左傳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9年10月臺初版。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民國74年11月初版。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
劉紹唐等著:《什麼是傳記文學》,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6年1月初版。
李少雍:《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四川:重慶出版社,1987年1月一版一刷。
陳藍村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1月一版一刷。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10月一版一刷。
游信利:《史記方法試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7年10月初版。
郭丹:《史傳文學-文與史交融的時代畫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一刷。
王當:《春秋列國臣傳》,清通志堂舊刊本,國立政治大學中正圖書館密集書庫。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一版二刷。
白壽彞:《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年一版一刷。
汪惠敏:《史記政治人物述評》,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80年4月。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一版二刷。
張大可:《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一版二刷。
劉操南:《史記春秋十二諸侯史事輯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刷。
劉節:《春秋列傳》,明萬曆己卯(七年)屠安民趙州刊本,臺北 : 國立中央圖書館微縮資料,民國70年。
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4年6月初版。
李祥年:《傳記文學概論》,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3年12月一版一刷。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80年8月四版。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樂天出版社,民國60年9月初版。
《古詩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4月一版二刷。
揚雄撰,清‧汪榮寶疏:《法言義疏》,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1年4月初版。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出版社,民國77年1月初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出版社,民國83年12月初版。
劉知幾:《史通》,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一刷。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2年5月五版。
班固:《漢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4年3月初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0年7月。
趙瞱:《吳越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10月臺一版。
袁康著,俞紀東譯註:《越絕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一刷。
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11月初版。
王初慶編:《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一刷。
〈二〉學位論文
朴宰雨:《史記的寫作技巧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
金聖日:《史記修辭技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3年。
李寅浩:《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0年。
巫淑如:《千姿百態的人物畫卷-《史記》人物形象塑造技法論析》,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
蔡雅惠:《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三〉期刊論文
陳藍村:〈司馬遷傳記文學中的人格理想〉,《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劉振東:〈史記與司馬遷之憤〉,《人文雜誌》,1995年第5期。
盧敦基:〈史記中的傳奇心態略論〉,《浙江學刊》,1993年第6期。
徐興海:〈史記寫人格〉,《唐都學刊》,1992年第1期。
陳桐生:〈論宮刑與史記的關係〉,《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7月,第20卷第3期。
楊松岐:〈論司馬遷的論斷語言藝術〉,《殷都學刊》,1994年第2期。
白壽彞:〈中國史學的童年〉,《史學史資料》,1979年第1期。
白壽彞:〈司馬遷寓論斷于序事〉,《史學史資料》,1980年第1期。
陳橋驛:〈吳越春秋及其所記載的吳越史料〉,《杭州大學學報》,1984年第十四卷第1期。
陳可青:〈太史公書凡例考論〉,《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2期。
張新科:(史傳文學中人物形象的建立-從左傳到史記),《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
陳瑞芬:〈左傳、史記、戰國策之史學價值與文學特性舉隅〉,《藝術學報》,民國84年第56期。
汪受寬:〈左傳在歷史文學上的兩大特色〉,《史學史研究》,1996年第1期。
趙明正:〈史記的小說性〉,《山西大學學報》,2001年第二十四卷第1期。
滕建明:〈試論司馬遷史記著錄人物的標準〉,《杭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十七卷第4期。
朱宏達:〈論左傳的語言藝術〉,《杭州大學學報》,1982年第十二卷第1期。
張衛中:〈試論左傳的文學性〉,《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二十卷第3期。
聶鴻飛:〈司馬遷的雪恥意識與史記的創作〉,《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6期。
熊賓光:〈國語風格南北異趣〉,《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3期。
汪受寬:〈左傳在歷史文學上的兩大特色〉,《史學史研究》,1996年第1期。
季鎮淮:〈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性及其敘事特點〉,《史學史研究》,1987年第1期。
栗子菁:〈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邪?非邪?-苦難對司馬遷生平及創作的影響〉,《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民國89年。
王立:〈從復仇文學主題看復仇動機的傳奇質素〉,《山西大學學報》,2000年第二十三卷第2期。
張玉芳:〈論史記的論斷方式〉,《中國文學研究》,2000年5月第14期 。
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省立新竹師專學報》,民國74年第11期。
趙生群:〈太史公行年考商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民國91年9月第十二卷第3期。
研究生:陳雅萍
指導教授:簡宗梧
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91學年度碩士論文
論文頁數:135
關鍵詞:左傳 ; 國語 ; 史記 ; 人物形象 ; 吳越
摘要
自太史公寫作《史記》伊始,二千年來,由於作者司馬遷自身傳奇般的人生
遭遇和恢宏的治史抱負,使得這部鉅著始終煥發著不平凡的璀璨光彩,也因此吸引了古今中外無數愛好及研究者的目光;更因《史記》本身內容的豐富多元,從而使研究《史記》的道路廓然分有史學及文學兩大方向。前人謂「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除了肯定《史記》史學方面的成就之外,更對其突出的文學表現給予高度評價。無怪乎劉大杰氏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特闢一章專講述「司馬遷及漢代散文」,將《史記》一書位列於正統文學發展脈絡中至為關鍵的一環。
的確,若細論《史記》對後代文學所產生的影響,可謂有眾多方面:散文則前有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力倡,後有繼於明代歸有光,乃至清桐城、陽湖派的實踐;而唐宋以降之傳奇、演義更繼承了《史記》的史傳文學精神,故對於小說之影響也是不言可喻。而從《史記》當中許多動人而張力十足的故事加以改編的戲曲雜劇等更是不勝枚舉,其對我國戲劇題材的沾溉亦相當深遠。因此,身為歷史學家的司馬遷無疑已在我國文學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劉大杰氏推崇其為「偉大的歷史家,同時也是傑出的散文家,優秀的史傳文學家。」 誠為的論。
《史記》濃厚的文學色彩固然令人著迷,然而光是探究《史記》的文學價值而忽略其為史書的身分實在有其侷限性;但倘若只從史學的角度來看待《史記》卻又難免有遺珠之憾。畢竟《史記》是司馬遷用盡一生心力的力作。研究《史記》,我們當然可以透過作家的生平來了解它,相反地,我們也可以經由作品,更深一層地接觸到作家內在的聲音,潛在的意識。故較佳的觀照,必先對作品有充分的認識與了解,深入地探究其表現技巧與創作精神,從而挖掘出作者自身的投射。
自東漢王允以降,歷代多有將《史記》視為「謗書」之論;而班固又謂其「是非頗謬於聖人」 。由是觀之,司馬遷寫作《史記》似乃為一己發憤之需。然則《史記》之立論行文果有如此偏頗之憾?為了尋求這個問題的解答,除了直接以《史記》「太史公曰」的論贊部分著手之外,整理史料更會是一個重要而可行的方向。故本文意欲從史料整理開始,藉由和《史記》原文作比對、檢視,來看看司馬遷當初在運用這些史料時,是以怎樣的角度加以揀擇、又如何鎔裁鍛造人物形象。除了身為一位專業史學家客觀判斷,將史料予以合理的取捨增減外,更希望能另闢蹊徑,看看司馬遷個人的、情感的取捨原則,藉此還原尋求出司馬遷的寫作立場及創作意識,並試圖為這些現象或趨勢提出合理的解釋與分析。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文獻檢討 2
(一)關於《史記》繼承前代史籍的研究 2
(二)關於司馬遷創作意識的研究 3
(三)關於《史記》的技巧表現方面 4
(四)關於《史記》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 5
三、 研究範圍、方法 7
四、 預期成果 10
第二章 《史記》中的想像質素
一、 想像與《史記》 12
二、 歷史的想像 13
三、 文學的想像 15
四、 影響司馬遷想像的因素 17
(一) 學術的基礎 18
1.書面資料 19
2.實地探訪 21
(二) 人生的際遇 23
第三章 生聚教訓-句踐的人物形象
一、 強化句踐為禹後世的形象 26
(一) 以「少康中興」一事預示句踐之復國必成 29
(二) 運用相同的文字來記敘禹和句踐的努力 31
二、 刻畫句踐自失敗中成長歷練的過程 32
三、 強調句踐雖身居困阨,終究能洗刷前恥,一償前辱 35
(一) 忍受屈辱,不向困阨低頭 35
(二) 怵惕自警,力圖自強 37
四、 刻畫君王冷酷無情的性格陰暗面 41
第四章 自負招亡-夫差的人物形象
一、 錯信讒臣招致亡國 46
二、 自矜其能,好大喜功 52
(一) 自矜其能,剛愎自用 53
(二) 愛慕虛名,好大喜功 55
1.征伐無度,盡失外援 56
2.目無周室,僭禮自大 57
第五章 急流勇退-范蠡的人物形象
一、 長於盱衡情勢,判斷時機 63
(一) 諫越王毋先伐吳 65
(二) 阻止句踐毋因伍子胥死而伐吳 66
(三) 越敗吳,堅持不許吳求和 68
二、 洞察世情,了解人性 71
(一)侍君之道,可共苦而不可同甘 71
(二)生於貧者重棄財,生於富者輕去之 75
三、 獨具商業眼光,為富而仁 77
第六章 剛戾忍詬-伍子胥的人物形象
一、 「怨、忍」二字為一傳本旨 79
二、 賦予伍子胥「剛戾」性格 81
(一)安排透過伍奢之口,道出伍子胥「剛戾」個性 82
(二)改變伍尚與伍子胥的對話,建立伍子胥剛戾性格的印象 84
(三)創造具體的人物言行,來達到展現伍子胥性格剛戾的效果 86
三、 強調伍子胥「忍垢」的色彩 94
四、 塑造伍子胥「智勇雙全」的特色 98
五、 刻畫重義之人以見伍子胥之義 100
第七章 從《史記》人物形象的特出看司馬遷的創作意識
一、 對含辱忍垢者的共鳴 108
二、 對媚主求榮,蔽主視聽者的痛惡 112
三、 對於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感傷 116
四、 「多愛不忍」──對筆下人物的愛惜與同情 119
五、 對於君王性格陰暗面的揭露 125
六、 結語 129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一〉專著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民國79年10月再版。
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民國88年4月初版增訂。
姚祖恩(節評):《史記菁華錄》,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2月初版。
崔適:《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郭嵩燾:《史記札記》,臺北:樂天出版社,民國60年。
李人鑒:《太史公書校讀記》,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吳見思(評點):《史記論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76年臺二版。
梁玉繩:《史記志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9年7月景印初版。
吳汝綸(評點):《史記集評》,臺北:中華書局,民國59年景印。
凌稚隆輯校,李光縉增補,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地球出版社,民國81年第一版。
韓兆琦:《史記選注匯評》,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年4月初版。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11月初版。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10月初版。
賴漢屏:《史記評賞》,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1月初版。
《十三經注疏‧公羊傳》,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榖梁傳》,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月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元月八版。
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臺北:新興書局,民國79年8月初版。
左丘明:《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0年12月25日。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年初版。
陳新雄,于大成編:《史記論文集》,臺北:西南書局,民國67年初版。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出版社,民國81年初版。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3月二版四刷。
丘述堯:《史記新探》,臺北:明文出版社,民國81年1月初版。
陳直:《史記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民信:《史記研究之資料與論文索引》,臺北:學海出版社,民國65年初版。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71年6月。
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61年9月初版。
劉向:《戰國策》,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7年11月初版。
邵增華註:《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5月初版。
賈思勰:《齊民要術》,臺北:世界書局,民國47年7月初版。
佛斯特:《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12月再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新版),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9月十三版。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一版一刷。
趙生群:《太史公書研究》,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一版一刷。
袁仲一,張文立,張新科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一版一刷。
傅志亭主編:《范蠡研究論文集》,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1月一版一刷。
蕭統著,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0年10月初版一刷。
朱東潤:《史記考索》,臺灣開明書店,民國76年1月臺四版。
顧立三:《司馬遷撰寫史記採用左傳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9年10月臺初版。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民國74年11月初版。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
劉紹唐等著:《什麼是傳記文學》,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6年1月初版。
李少雍:《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四川:重慶出版社,1987年1月一版一刷。
陳藍村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1月一版一刷。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10月一版一刷。
游信利:《史記方法試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7年10月初版。
郭丹:《史傳文學-文與史交融的時代畫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一刷。
王當:《春秋列國臣傳》,清通志堂舊刊本,國立政治大學中正圖書館密集書庫。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一版二刷。
白壽彞:《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年一版一刷。
汪惠敏:《史記政治人物述評》,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80年4月。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一版二刷。
張大可:《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一版二刷。
劉操南:《史記春秋十二諸侯史事輯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刷。
劉節:《春秋列傳》,明萬曆己卯(七年)屠安民趙州刊本,臺北 : 國立中央圖書館微縮資料,民國70年。
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4年6月初版。
李祥年:《傳記文學概論》,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3年12月一版一刷。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80年8月四版。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樂天出版社,民國60年9月初版。
《古詩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4月一版二刷。
揚雄撰,清‧汪榮寶疏:《法言義疏》,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1年4月初版。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出版社,民國77年1月初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出版社,民國83年12月初版。
劉知幾:《史通》,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一刷。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2年5月五版。
班固:《漢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4年3月初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0年7月。
趙瞱:《吳越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10月臺一版。
袁康著,俞紀東譯註:《越絕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一刷。
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11月初版。
王初慶編:《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一刷。
〈二〉學位論文
朴宰雨:《史記的寫作技巧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
金聖日:《史記修辭技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3年。
李寅浩:《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0年。
巫淑如:《千姿百態的人物畫卷-《史記》人物形象塑造技法論析》,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
蔡雅惠:《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三〉期刊論文
陳藍村:〈司馬遷傳記文學中的人格理想〉,《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劉振東:〈史記與司馬遷之憤〉,《人文雜誌》,1995年第5期。
盧敦基:〈史記中的傳奇心態略論〉,《浙江學刊》,1993年第6期。
徐興海:〈史記寫人格〉,《唐都學刊》,1992年第1期。
陳桐生:〈論宮刑與史記的關係〉,《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7月,第20卷第3期。
楊松岐:〈論司馬遷的論斷語言藝術〉,《殷都學刊》,1994年第2期。
白壽彞:〈中國史學的童年〉,《史學史資料》,1979年第1期。
白壽彞:〈司馬遷寓論斷于序事〉,《史學史資料》,1980年第1期。
陳橋驛:〈吳越春秋及其所記載的吳越史料〉,《杭州大學學報》,1984年第十四卷第1期。
陳可青:〈太史公書凡例考論〉,《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2期。
張新科:(史傳文學中人物形象的建立-從左傳到史記),《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
陳瑞芬:〈左傳、史記、戰國策之史學價值與文學特性舉隅〉,《藝術學報》,民國84年第56期。
汪受寬:〈左傳在歷史文學上的兩大特色〉,《史學史研究》,1996年第1期。
趙明正:〈史記的小說性〉,《山西大學學報》,2001年第二十四卷第1期。
滕建明:〈試論司馬遷史記著錄人物的標準〉,《杭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十七卷第4期。
朱宏達:〈論左傳的語言藝術〉,《杭州大學學報》,1982年第十二卷第1期。
張衛中:〈試論左傳的文學性〉,《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二十卷第3期。
聶鴻飛:〈司馬遷的雪恥意識與史記的創作〉,《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6期。
熊賓光:〈國語風格南北異趣〉,《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3期。
汪受寬:〈左傳在歷史文學上的兩大特色〉,《史學史研究》,1996年第1期。
季鎮淮:〈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性及其敘事特點〉,《史學史研究》,1987年第1期。
栗子菁:〈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邪?非邪?-苦難對司馬遷生平及創作的影響〉,《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民國89年。
王立:〈從復仇文學主題看復仇動機的傳奇質素〉,《山西大學學報》,2000年第二十三卷第2期。
張玉芳:〈論史記的論斷方式〉,《中國文學研究》,2000年5月第14期 。
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省立新竹師專學報》,民國74年第11期。
趙生群:〈太史公行年考商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民國91年9月第十二卷第3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